丹墀列士主恩同,厩马翩翩出汉宫。
奉引乘舆金仗里,亲尝赐食玉盘中。
昼趋行殿旌门北,夜宿斋房刻漏东。
明日驾回承雨露,齐将万岁及春风。
丹墀列士主恩同,厩马翩翩出汉宫。
奉引乘舆金仗里,亲尝赐食玉盘中。
昼趋行殿旌门北,夜宿斋房刻漏东。
明日驾回承雨露,齐将万岁及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出行郊庙举行祭祀活动的盛况,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当时皇权的威仪和尊贵。"丹墀列士主恩同"表明众多官员站在朱红色的台阶上,等待着皇帝的恩泽,展示了一种权力的集中与下达。接下来几句通过对马匹、乘舆、金仗等细节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
诗中的"奉引乘舆金仗里"和"亲尝赐食玉盘中"则具体展现了皇帝的尊贵与权力。皇帝在众人的簇拥下享受着特殊待遇,这些细节都极大地增添了诗中的礼仪感。
"昼趋行殿旌门北,夜宿斋房刻漏东"两句则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皇帝活动的地点变换,通过昼夜与方位的对比,强化了皇权不分昼夜的永恒性。
最后一句"明日驾回承雨露,齐将万岁及春风"表达了一种祈求吉祥、长寿和自然恩泽并存的愿望,同时也间接表达了帝王对天气控制力的一种象征意义。
整首诗以其严谨的结构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一场皇权礼仪的壮观,同时也反映出作者作为臣子对于君主无上的尊崇之情。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
灯挑红烬落,酒煖白光生。
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
独吟谁应和,须寄洛阳城。
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
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
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
我行适当六月末,王事役人安敢避。
来从滇池至越巂,畏涂一千三百里。
干戈浩荡豺虎穴,昼不遑宁夜无寐。
忆昔先帝征南日,箪食壶浆竟臣妾。
抚之以宽来以德,五十馀年为乐国。
一朝贼臣肆胸臆,生事邀功作边隙。
可怜三十七部民,鱼肉岂能分玉石。
君不见南诏安危在一人,莫道今无赛典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