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入境怜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变霖雨,一时凋瘵歌岩夫。
我思东坡不可见,夜讽新诗还撚须。
庆源老人骨已朽,爱民似子当今无。
稻田上下水声接,农家准拟相携壶。
南邻败屋攲欲倒,君来往往人争扶。
流离复合燕相贺,向人竞欲嘲解襦。
吏民莫怪吾面瘠,耄倪艰食方饥癯。
政声不必家置喙,自然和气成欢呼。
何当相聚饮一斗,高吟大笑临邛垆。
李侯入境怜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
坐令大旱变霖雨,一时凋瘵歌岩夫。
我思东坡不可见,夜讽新诗还撚须。
庆源老人骨已朽,爱民似子当今无。
稻田上下水声接,农家准拟相携壶。
南邻败屋攲欲倒,君来往往人争扶。
流离复合燕相贺,向人竞欲嘲解襦。
吏民莫怪吾面瘠,耄倪艰食方饥癯。
政声不必家置喙,自然和气成欢呼。
何当相聚饮一斗,高吟大笑临邛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李廷吉的形象和他所进行的一系列善政。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先是“李侯入境怜焦枯,指麾屏翳如家奴”,表现了李廷吉到任后,对百姓的关怀和亲近,如同家中的老仆一般。紧接着,“坐令大旱变霖雨,一时凋瘵歌岩夫”描写了他上任后,天气从干旱转为降雨,民众欢庆如同古代隐者般的自在。
诗人随后表达了对苏东坡(苏轼)的怀念之情,“我思东坡不可见,夜讽新诗还撚须”,这里既是对文学前辈的敬仰,也透露出自己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接下来的“庆源老人骨已朽,爱民似子当今无”强调了李廷吉的高龄和他对百姓的深切关爱,如同慈父一般。而“稻田上下水声接,农家准拟相携壶”则描绘了一幅农业生产的景象,人们期待着丰收。
在“南邻败屋攲欲倒,君来往往人争扶”中,可以感受到李廷吉到任后,对贫困家庭的关怀和救助。紧接着,“流离复合燕相贺,向人竞欲嘲解襦”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官员善政的赞誉。
诗中,“吏民莫怪吾面瘠,耄倪艰食方饥癯”表明李廷吉虽然面容消瘦,但仍然坚持着艰苦的工作,不让饥饿影响他的决心。而“政声不必家置喙,自然和气成欢呼”则强调了他治理之下的和谐氛围,没有过度的严苛法令。
最后,“何当相聚饮一斗,高吟大笑临邛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李廷吉共度美好时光的期待,那时他们将一起举杯畅饮,高声歌唱,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
这首诗通过对官员日常行为和政策影响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位理想化的地方官员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社会对于清廉、关爱民众的官员的期望。
前月乘輶车,经过睢阳驿。
慨然思古人,入城访遗迹。
西去二百里,张许今庙食。
秉彝在人心,谁不好懿德。
君今涉濉流,传经聚逢掖。
文艺何足云,忠孝为标的。
国家根本地,士风最当植。
丈夫万世名,勉之在一息。
介特标巅巘,须眉见壶帷。
平生综列传,刻意踵修仪。
琴瑟宜家日,参苓侍饵时。
分鸾惊决裂,化鹤喜追随。
比翼于飞急,将雏在抱迟。
保孤宁缓死,茕疚苦濒危。
影现神相觌,诗赓泪作词。
春花宁了蒂,秋木蠹孤枝。
不化望夫石,谁悬教子机。
馀生浮似梦,一死甘如饴。
白日霜飞烈,青山猿啸悲。
夜台非寂寞,声彻九天知。
香刹出诸天,扳跻磴道缘。
松篁蒙岭密,猿狖跃峰联。
积藓行防踬,垂藤接虑牵。
林昏疑虎伏,壑静似龙眠。
孤磬岩间发,明灯树杪然。
飞腾驱白象,结构拥青莲。
探讨今辰得,皈依夙愿便。
晚来催解缆,乘月下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