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居杂言七首·其七》
《客居杂言七首·其七》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古风

象弟慕琴抵,盖井入舜宫。

管蔡腾流言,周公安得忠。

利害苟相轧,骨肉且莫容。

海深舟可济,山险梯可通。

梯山畏天雨,济海忧天风。

风雨固弗测,我行焉不穷。

愿言铲高深,坦坦四域中。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客居杂言七首(其七)》以象弟比喻忠诚,借象牙之弟对琴的向往,象征对贤德的追求,暗示自己对公正和忠诚的坚守。"盖井入舜宫"则描绘出理想中的高尚境地,如同进入古代圣君舜的宫殿。接下来通过管蔡的历史典故,批评那些散布流言、背叛忠诚的行为,强调周公那样的忠诚难能可贵。

诗中"利害苟相轧,骨肉且莫容"揭示了在利益冲突下,亲情也难以保全的现实,但诗人坚信"海深舟可济,山险梯可通",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他也深知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梯山畏天雨,济海忧天风",表达了对风雨无常的忧虑。

最后两句"风雨固弗测,我行焉不穷",诗人表达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无论遭遇何种风雨,他都不会停止前行,决心铲除不公,追求一个公平坦荡的世界。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忠诚、公正以及面对困境的决心。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再叠前韵赠章分校孙宜先生

章子多才艺,诗书善鉴衡。

亢宗怀壮志,绳武得英名。

翼翼蕉同剥,欣欣木向荣。

东山资赞助,操笔事春耕。

(0)

题薛赓笙夫妇合欢小影六首·其一

梧桐庭院夜沈沈,綵袖轻寒罢绣针。

夫婿晚餐歌醉饱,未应閒散听秋砧。

(0)

秋思

气爽天高兴也长,雨馀庭院作新凉。

云归犹带奇峰势,稻熟宜思佳酿香。

谋道岂因求富贵,忘名省得著文章。

有何遂我平生志,一棹烟波寄水乡。

(0)

息讼歌用白话体任内作

听、听、听,听我劝,劝尔人民莫结怨。

结怨最易是诉讼,所争无非小事件。

一状告了自必传,原被两造须到案。

你说你是他更是,一造诉来一造辨。

民事须先缴讼费,刑事亦花状纸钱。

请人写状岂白劳,邀人作證更难言。

若遇坏人来架讼,受骗受欺尤可怜。

无数金钱枉费了,骑虎之势下来难。

今日候批明日审,在店候了若干天。

一堂讯结犹幸事,倘遇健讼更缠绵。

纵然胜诉出口气,得不偿失为那端。

如果终归败了诉,折财呕气情难堪。

若知败诉由自取,从此收手尚保全。

若是不服又上诉,未必能操必胜权。

一审二审又三审,家财万贯亦花完。

到了悔时悔已晚,拖下债累问谁填?

败诉苦处说不尽,胜诉且莫笑开颜。

我虽胜了他败了,岂知从此结下冤。

同乡共里虽不远,彼此嫌怨何日捐。

不念旧恶是好汉,未必人人如此贤。

倘或怀怨思报复,后来吉凶更难卜。

此时不遇他日遇,恩怨分明断更续。

欲求无怨将奈何,莫如待人以平和。

和气致祥是非策,暗中受益是多多。

劝尔人民速觉悟,讼则终凶知道么?

胜诉败诉终结怨,何苦平地起风波。

常言家和万事兴,切勿同室来操戈。

又闻和平处世好,人纵欺我忍让过。

天下无不了之事,何必兴讼受折磨。

所有利害已点破,回头是岸诵弥陀。

诚心苦口相劝导,聊作一篇息讼歌。

(0)

六朝如梦鸟空啼三首·其二限空字

一代兴亡浑似梦,六朝金粉总成空。

古今无限沧桑感,都付花香鸟语中。

(0)

虞山石梅独眺

曲径绿阴浓,虞山秀几重。

玩花常枕石,听鸟独依松。

涧水半湾静,溪云一角慵。

好留名士迹,日日此扶筇。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