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显之长老》
《和显之长老》全文
宋 / 秦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馀。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nzhīchánglǎo
sòng / qínguān

chánguānyīnyuáncùnguǐ

jiǎngrénzhìjīnglùnàiyóuwèichú

lěngfēngzòuāisōnghányuèguà

lebēizāitóng

注释
禅子:僧人。
观:观察。
因缘:因果关系。
寸晷:每一刻。
无复馀:不再多余。
讲人:讲解佛法的人。
治经论:研读经论。
艾夜:深夜。
犹未除:仍未停歇。
冷风:寒冷的风。
哀松:哀伤的松树。
寒月:寒冷的月亮。
碧虚:碧蓝的天空。
此意:这种深意。
了不谕:无人理解。
悲哉:真是悲哀。
同翳如:如同被阴影笼罩。
翻译
僧人观察着因果关系,每一刻都不再多余。
讲解佛法的人还在研读经论,直到深夜仍未停歇。
冷风吹过哀伤的松林,寒冷的月光照亮了碧蓝的天空。
这种深意却无人理解,真是悲哀,如同被阴影笼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秦观所作的《和显之长老》,诗人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夜晚修行的画面。"禅子观因缘",体现了僧侣对世间因果关系的深思,暗示时间的流逝在他看来尤为珍贵,"寸晷无复馀"表达了这种紧迫感。"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描述了僧人在寒冷的夜晚仍在研读佛经,驱赶蚊虫的场景,显示出其专注与坚韧。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清冷的氛围,冷风吹过松林,月光洒在寂静的夜空,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然而,"此意了不谕",表明这种深邃的禅意并非一般人所能理解,"悲哉同翳如",诗人感叹这种领悟的孤独,如同被阴影笼罩一般。

整首诗以禅修生活为背景,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世人难以理解这种深刻境界的感慨。秦观的诗歌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他作为北宋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朝代:宋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生辰:1049-1100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猜你喜欢

赠道士·其二

大道于人自不赊,未须终岁学三车。

云开笙鹤延真驭,指绕风雷辟众邪。

玄牝谷中金母室,至阳门上玉皇家。

悬壶满贮春消息,紫陌任彫千树花。

(0)

吉湖口汤泉

慕诡适修禊,啸侣阅灵渊。

机权知匪测,橐籥讵云偏。

觱沸连波起,鸿垆不断燃。

盖石愈怪杰,襟湖何渺绵。

萧丘有寒燄,化理同一玄。

燧人与尧井,无为帝力全。

(0)

再到天池

为爱云山几度来,芙蓉万朵插天开。

出门满眼皆新句,不惜霜刀为剪裁。

(0)

席上音乐杂咏十首·其七胡琴

紫竹掣冰丝,繁声厌靡靡。

阿谁瘴乡来,传得蛮人语。

(0)

方塘

凿破窗前地,澄澄一鉴开。

天光与云影,竟日共徘徊。

(0)

天开图画楼为唐府三城王作

十二丹梯百尺楼,无边佳致满中州。

山光凝黛当窗见,水色拖蓝绕楹流。

不用丹青誇独步,真成造物与同游。

高吟定有诗千首,安得登临一唱酬。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