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步欲何适,城头独杖藜。
水归沧海后,云散暮天时。
秋色长空淡,笳声迥野悲。
泥沙埋熟稻,一穗亦无遗。
危步欲何适,城头独杖藜。
水归沧海后,云散暮天时。
秋色长空淡,笳声迥野悲。
泥沙埋熟稻,一穗亦无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行走在城头的老者,手持藜杖,四周景象静谧而苍凉。诗人通过“危步”、“独杖藜”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沧桑感。接着,诗人以“水归沧海后,云散暮天时”两句,将自然界的景象与老者的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秋色长空淡,笳声迥野悲”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凄凉氛围,秋色的淡漠与笳声的悲鸣相互映衬,加深了读者对老者孤独心境的理解。最后,“泥沙埋熟稻,一穗亦无遗”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稻谷被泥沙掩埋,即使曾经丰盈,最终也难逃凋零的命运,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倾螺杯鹅黄。认苕镌腕底,华唾襟旁。
省识春风莺燕,旧游柔乡。秦娥忆,相思长。
话宵残、铜荷灯凉。
有绻柳离痕,吹痕瘦影,同赋洛中娘。
江南弄,凄弦湘。正踏花蹄紧,乱舞鳞狂。
萦损愁丝如织,尺钿难量。淹碧海,枯红桑。
拾泪珠、心徂魂亡。祗閒梦吴天,飘帘枣花沈水香。
又牡丹阑,酴醾到、花底清尊相属。
春光留不住,尽临岐珍重,坠欢金谷。
燕蹴英飞,莺呼客醉,何减当筵丝竹。
东风多情甚,护残红一半,艳娇香足。
奈禅榻閒心,锦城芳事,暗生枨触。春归休怨速。
送春句、还许年年续。且试问、玄都新树。
凝碧荒波,几乘除、望中华屋。
一片苍茫感,频伫立、夕阳栏角。渐零落,贞元曲。
弦涩孤调,空和啼鹃声促。梦余漫题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