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不觚兮觚不觚,脚根无力眼模糊。
利名总是迷人路,归去青山有坦途。
觚不觚兮觚不觚,脚根无力眼模糊。
利名总是迷人路,归去青山有坦途。
这首诗以“觚不觚兮觚不觚”开篇,以一种独特的自省和反思的姿态,揭示了人生的诸多无奈与矛盾。诗人将“觚”这一古代酒器的特有形态比喻为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复杂,形象地表达了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迷失自我,陷入眼花缭乱的状态。
“脚根无力眼模糊”,进一步描绘了人在追逐名利时内心的疲惫与迷茫,仿佛失去了方向感,看不清前方的道路。这种形象化的描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困境的深刻洞察。
后两句“利名总是迷人路,归去青山有坦途”,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越。他指出,名利虽然诱人,却往往成为束缚自由的枷锁,真正的出路在于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青山”象征着自然与内心的平静,寓意着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具有哲理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独到见解。
观光荦荦京华客,十千沽酒春壶碧。
酒酣濯足新丰歌,眼底嵩华沧溟窄。
欣然一笑来我傍,共谈诗传春风香。
兴豪磊落出奇语,骊珠落袖摇光芒。
不须偃蹇衡门里,气槩匣中三尺水。
名驹未肯伏盐车,会见权奇日千里。
霜横空兮气凝肃,风惊沙兮声簌簌。
送游子兮西还,膏吾车兮渡泸曲。
子之家兮岷峨,西行万里兮居将卜。
蜀道难兮猿攀,缘峡水怒兮龙喷薄。
顾万钟兮焉求安,一瓢兮自乐。
田宽閒兮涧阿,山窈深兮盘谷。
钓清溪兮友吾鸥,歌白石兮饭吾犊。
食无鱼兮不如归,返屠羊兮分自足。
嗟岁年兮迟暮,念众芳兮摇落。
嗟聚散兮须臾,将气谊兮永托。
歌击节兮尽欢,属离觞兮更酌。
渺余怀兮何言,溯孤云兮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