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这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与文化风貌的古体诗。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和学术交流的赞美之情。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两句勾勒出京城内外贵族豪门的壮观场景,"冠盖荫四术"则描绘了街道上车马盈门、人头攒动的情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表明诗人对学者们在名胜古迹中聚会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通过音乐的描写,表现了城市生活的活跃与文化艺术气息。"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则转而描绘了一种宁静且缺乏来往的景象,这里的“杨子”可能指的是某位学者或名士。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表达了诗人对深邃哲理讨论的追求。"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则是对古代圣贤和文学大家的颂扬,显示出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才华的重视。
最后两句"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名垂青史的自信和期许。整首诗通过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描绘,体现出了诗人对盛世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个人对于学问与文学成就的追求和自信。
骚人多感慨,况故国、遇秋风。
望千里金城,一区天府,气势清雄。
繁华事,无处问,但山川景物古今同。
鹤去苍云太白,雁嘶红树新丰。夕阳西下水流东。
兴废梦魂中。笑弱吐强吞,纵成横破,鸟没长空。
争如似犀首饮,向蜗牛角上任穷通。
看取麟台图画,□余马鬣蒿蓬。
又蛛分天巧,鹊误秋期,银汉会牛女。
薄命犹如此,悲欢事,人间何限夫妇。此情更苦。
怎似他、今夜相遇。
素娥妒、不肯偏留照,渐凉影催曙。私语钗盟何处。
但翠屏天远,清梦云去。
纵有闲针缕,相怜爱、丝丝空缀愁绪。窃春伴侣。
问甚时、重画眉妩。谩铅泪弹风,都付与洗车雨。
陇西余虑,到潍阳秦台,空来空去。
贵府推官同太守,相访临归叮嘱。
壬戌新正,欲邀到府,未见先生许。
处玄重答,这里元宵亦做。
四序孰悟三元,天官赐福,下救阴灵苦。
生在中华崇道德,世赞名传千古。
大醮洪禧,青词奏圣,感应应难遇。
文山作醮,白龟莲衬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