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善福寺阁》
《善福寺阁》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残霞照高阁,青山出远林。

晴明一登望,潇洒此幽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
táng / wéiyìng

cánxiázhàogāoqīngshānchūyuǎnlín
qíngmíngdēngwàngxiāoyōujīn

注释
残霞:即将消逝的晚霞。
高阁:高楼或楼阁,古代的一种建筑。
远林:远方的树林。
晴明:天气晴朗。
一登望:登上一处高地眺望。
潇洒: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幽襟:形容内心深处的思绪或情感,这里指诗人的胸怀或心境。
翻译
残留的晚霞照亮高高的楼阁,青翠的山峦从远方延伸出来
天气晴朗,我登上高处远望,心境潇洒而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阁与远山的美丽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远之感。开篇“残霞照高阁”,通过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高耸的佛寺楼阁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紧接着“青山出远林”则将视野拉远,展现了连绵不绝的翠绿山脉与隐约的森林,增添了一份广阔和神秘。

诗人通过“晴明一登望”,表达了攀登高处以获得更开阔视野的心境变化。这里的“晴明”二字,不仅描绘了天气的清朗,也象征着心灵的澄明。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态下,诗人得以一览众山小,体验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最后,“潇洒此幽襟”,则是对这片美景的深情赞叹。“潇洒”形容风景的柔美舒缓,而“幽襟”指的是隐秘而又优美的地方。诗人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这座善福寺阁及其周遭自然之美的无限喜爱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美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意境。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去年余佐京口遇王嘉叟从张魏公督师过焉魏公道免相嘉叟亦出守莆阳近辱书报魏公已葬衡山感叹不已因用所遗拄颊亭诗韵奉寄

河亭挈手共徘徊,万事宁非有数哉。

黄阁相君三黜去,青云学士一麾来。

中原故老知谁在,南岳新丘共此哀。

火冷夜窗听急雪,相思时取近书开。

(0)

冬晴稍理旧学有感于怀

天公元不吝光阴,付与书生遂本心。

老已为民犹学问,向虽作吏半山林。

百年断稿传三世,一日晴窗抵万金。

努力更思恢道术,酒杯虽把不须深。

(0)

忆昔

忆昔轻装万里行,水邮山驿不论程。

屡经汉帝烧馀栈,曾宿唐家雪外城。

壮志可怜成昨梦,残年惟有事春耕。

西窗忽听空阶雨,独对青灯意未平。

(0)

久雨二首·其一

梅子青青苦未黄,经旬积雨欲颓墙。

蠹生书帙时须火,润入衣篝剩得香。

邻舍相逢惊间阔,通宵不寐听淋浪。

定知又发韩公笑,有底鸣蛙两股长。

(0)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领冲佑邻里来贺谢以长句

绿章封事彻虚皇,黄纸除书降野堂。

海上春常探先到,壶中日已不胜长。

冰衔再署仙班贵,鹤料重支玉粒香。

便挂朝冠亦良易,金铜茶笼本相忘。

(0)

烟波即事十首·其十

父子团栾到死时,渔家可乐更何疑。

高文大策人皆有,且听烟波十绝诗。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