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卉春妍誇国色,此花阴极抱阳明。
人疑芝草非时出,我谓丹砂托树生。
可惜洛中忻富贵,不知霜里蓄精英。
老夫诗若宋初出,牡药如何得盛行。
凡卉春妍誇国色,此花阴极抱阳明。
人疑芝草非时出,我谓丹砂托树生。
可惜洛中忻富贵,不知霜里蓄精英。
老夫诗若宋初出,牡药如何得盛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卉竞相开放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石峡山茶盛开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人不识时宜而贬低真实之物的感慨。
“凡卉春妍誇国色”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展现了一幅春花烂漫的画面,"此花阴极抱阳明"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茶花独特的美丽和生长环境。这里的“阴极”暗示着山峦深处,而“抱阳明”则彰显出茶花在阴翳中仍能吸纳阳光,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两句,“人疑芝草非时出,我谓丹砂托树生”,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人不识真材的无奈和自己的独到见解。这里的“芝草”比喻珍奇之物,"丹砂"则象征着高贵纯净,托于树上,则形象地描绘出茶花生长在枝头,犹如珍宝托生于树。
“可惜洛中忻富贵,不知霜里蓄精英”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只贪图物质享受而忽视真正美好事物的世人的遗憾。"洛中"指的是京城一带,而"霜里"则暗示着茶花生长于寒冷之地,"蓄精英"则是诗人对石峡山茶独特品质的赞叹。
最后两句,“老夫诗若宋初出,牡药如何得盛行”,诗人自比为“老夫”,通过将自己的诗作与宋初相提并,强调了自己作品的高水平和传承价值。"牡药"在这里用来形容那些不被世人认识和重视的事物,而"盛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真实之物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推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峡山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