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孔雀初得时,美人为尔别开池。
池边凤凰作伴侣,羌声鹦鹉无言语。
雕笼玉架嫌不栖,夜夜思归向南舞。
如今憔悴人见恶,万里更求新孔雀。
热眠雨水饥拾虫,翠尾盘泥金彩落。
多时人养不解飞,海山风黑何处归。
可怜孔雀初得时,美人为尔别开池。
池边凤凰作伴侣,羌声鹦鹉无言语。
雕笼玉架嫌不栖,夜夜思归向南舞。
如今憔悴人见恶,万里更求新孔雀。
热眠雨水饥拾虫,翠尾盘泥金彩落。
多时人养不解飞,海山风黑何处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通过对孔雀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于失落情境的深沉哀愁。开篇“可怜孔雀初得时,美人为尔别开池”两句,设定了一个宠爱孔雀的场景,孔雀因其珍稀被特别关注,甚至有人为它建造专门的池塘,彰显出诗中“美人”的喜爱和对孔雀的特殊待遇。
紧接着,“池边凤凰作伴侣,羌声鹦鹉无言语”两句,则描绘了孔雀在池塘中的生活状态,它与其他鸟类如凤凰、鹦鹉共同生活,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这里“羌声”指的是鸟鸣声,而“无言语”则寓意这些鸟儿之间虽然有叫声,但似乎没有真正的交流,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随后,“雕笼玉架嫌不栖,夜夜思归向南舞”两句,表达了孔雀对自由的渴望和它的本能行为。尽管有人为其建造华美的笼子,但孔雀仍然厌倦这些人为的束缚,每到夜晚,它便会梦想着返回南方的家乡,展翅高飞。
然而,“如今憔悴人见恶,万里更求新孔雀”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的悲哀。现在的人们对这个曾经宠爱过的孔雀已经感到厌倦,不再珍视它,反而去寻找新的、更加鲜艳夺目的孔雀。这一转折,反映出人心的易变和对美好事物的不负责任。
最后,“热眠雨水饥拾虫,翠尾盘泥金彩落。多时人养不解飞,海山风黑何处归。”几句,则是孔雀现状的描写。在炎热的睡眠中,它不得不忍受着饥饿,去拾食昆虫。而它那曾经华丽的尾巴,如今也只是盘旋在泥土之中,金色的光彩已然凋零。诗人感慨于人世对美好事物的养育无常,也未能领悟孔雀飞翔的本性,现在面对着乌黑的海山风景,它该向何处寻找归宿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孔雀命运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人间无常以及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情感。
羡归来昼锦。许安石东山,暂时高枕。深秋露华冷。
正丹枫半醉,黄花弄影。楼空人静。
倚胡床、蟾光万顷。
试遥看、数点青螺,一片蓬瀛佳景。还省。
銮坡视草,芸署裁诗,玉堂仙境。
雕戈画戟,把江山来重整。
荷君恩,且著莱衣戏舞,绿鬓韶华正永。
尽教他、徐按笙歌,流霞细饮。
柔丝牵不住,眉尖小、一蹙又斜阳。
问红雨洒愁,几番离别,绿蘋漾恨,何代苍茫。
子规说、麝迷青冢月,珠堕马嵬妆。
苔卧锦钱,横抛芳影,燕冲帘蒜,偷觑柔肠。
前欢真如梦,流莺懒风日,枉媚银塘。
担阁背花心性,泪不成行。
叹楼空杜牧,浓阴乍满,人分结绮,落粉犹香。
拈合一春滋味,弹出伊凉。
朝曦初上绮疏红,摇竹一帘风。
草堂词好丹黄竟,添幽思、檐马丁东。
解语人如鹦鹉,惊秋客似梧桐。
半生春梦此山翁,无闷度穷通。
浮名真个波中絮,随流水、转眼成空。
金马玉堂以后,竹篱茅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