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汪伯子司马阅武试》
《汪伯子司马阅武试》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主恩司马一登台,立表骖驔千骑来。

镝似飞星争犯月,鼓如催雨不停雷。

横开铜柱南头去,坐夺金城右臂回。

此地若容狂李白,也应偏识令公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汪伯子司马阅武试的壮观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军事演练的激烈与宏大。

首句“主恩司马一登台”,点明了事件的主角是汪伯子司马,他登上了阅兵台,接受皇帝的恩赐与检阅。接着“立表骖驔千骑来”一句,以“立表”比喻司马的威严,而“骖驔千骑”则描绘了众多士兵簇拥而来的情景,场面浩大。

“镝似飞星争犯月,鼓如催雨不停雷”两句,运用了极富想象力的比喻,将箭矢比作飞星,快速而猛烈地向月亮射去,象征着士兵们射击的精准与勇猛;鼓声则比作催促着暴雨的雷鸣,既表现了鼓声的震撼力,也暗示了士兵们训练的紧张与激烈。

“横开铜柱南头去,坐夺金城右臂回”描绘了军事演练的动态过程,铜柱代表了军事目标或障碍,士兵们在南头展开行动,仿佛夺取了金城的右臂,展现了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最后一句“此地若容狂李白,也应偏识令公才”,表达了对汪伯子司马才能的高度赞赏,即使像李白这样的文豪在此,也会被他的才能所折服。这里巧妙地将文学与军事结合,进一步提升了汪伯子司马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阅武试的壮观场面和汪伯子司马的卓越才能,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赞歌。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题尊信斋

于虖孔孟何其卓,如天日月地海岳。

正令举世皆杨墨,邪正岂复劳商榷。

虽然此道久横流,执热其谁不思濯。

鲁邹遗书世皆读,要以尊信为善学。

吾友希真盖其人,不肯俯首为龌龊。

羹藜饭豆欲老矣,功虽未竟志则悫。

我居山阴子在闽,阙然不见千里邈。

泽中久雨道路绝,叩户忽闻声剥啄。

尊信二字子所知,妙质岂复须斤斲。

伏生九十语已讹,失旦自惭犹喔喔。

(0)

醉歌

老夫樯竿插苍石,水落岸沙痕数尺。

江南秋尽未摇落,槲叶离离枫叶赤。

楚人自古多悲伤,道傍行歌犹感激。

野花碧紫亦满把,涧果青红正堪摘。

客中得酒薄亦好,江头烂醉真不惜。

千古兴亡在目前,郁郁关河含暝色。

饥鸿垂翅掠舟过,此意与我同凄恻。

三抚阑干恨未平,月明正照颓乌帻。

(0)

游三井观

三井久知名,暇日偶一访。

栋宇坏欲尽,基址尚闳壮。

画墙皆国工,烟云俨天仗。

旌旄亚戈戟,佩玉杂弓䩨。

太古实杰作,笔落九天上。

吴生名擅世,睥睨未肯让。

规模远有考,意象豪不放。

最奇老癯仙,骨立神愈王。

石恪虽少怪,用笔亦跌宕。

两姝淡蛾眉,非复火食状。

尘埃久侵蚀,风雨无盖障。

好事未易逢,宁能久亡恙。

雍洛劫火馀,妙迹尽凋丧。

斯游恐难继,伫立增悄怆。

(0)

晴和出游湖山间

日出气稍和,呼船渡烟津。

微风西南来,水面生鱼鳞。

适此一日佳,聊娱百年身。

捋须俯船舷,一笑彼何人。

闰馀春事早,已觉阳和新。

梅花处处开,幽香袭衣巾。

久病喜我出,问讯倾乡邻。

舟回不须速,看涌白玉轮。

(0)

雪夜三首·其一

荒郊贸贸行,断垄俋俋耕。

常情所藉躏,岂复怀不平。

归来卧破屋,中惟一床横。

且烧生柴火,静听湿雪声。

(0)

读史有感三首·其一

不肯低头就世事,亦不作笺与天公。

惟须痛饮以醉死,乱山深处听松风。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