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孙氏池亭得小字》
《孙氏池亭得小字》全文
宋 / 董英   形式: 古风

冥冥造化意,似见元气兆。

不然此中石,诡怪安能了。

刻划如为人,幽奇若争巧。

虎卧溪势长,龙存鼎形小。

诛茅得此地,胜概纷夭矫。

东南引一水,又出人意表。

泻溜无冬春,漰奔极昏晓。

跳波骇潜虬,溅珠湿飞鸟。

主人去城市,崖谷情悄悄。

涧户云溶溶,山窗风袅袅。

孤城重颜谢,柱史才江鲍。

共美崖壑游,题诗石林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相结合的美丽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艺术创造的欣赏。

首先,“冥冥造化意,似见元气兆”两句,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仿佛在预示着宇宙的起源与变化,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接着,“不然此中石,诡怪安能了”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这里的石头形态奇特,难以用常理解释,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刻划如为人,幽奇若争巧”两句,诗人将石头比喻为人工雕刻的艺术品,既表现了石头形态的精妙,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模仿。

“虎卧溪势长,龙存鼎形小”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溪流与山石的形状,既有动态之美,也有静态之韵,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东南引一水,又出人意表”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想象力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之美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激发了人们探索未知的兴趣。

“泻溜无冬春,漰奔极昏晓”描述了水流的不间断与昼夜不息,体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循环。

“跳波骇潜虬,溅珠湿飞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水波的动态效果以及对周围生物的影响,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主人去城市,崖谷情悄悄”表达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突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自由。

“涧户云溶溶,山窗风袅袅”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山窗前微风轻拂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孤城重颜谢,柱史才江鲍”运用典故,赞美了这里如同古代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充满了文化气息。

“共美崖壑游,题诗石林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题诗留念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文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董英
朝代:宋

董英,仁宗嘉祐时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六)。
猜你喜欢

前有一樽酒行

君不见首阳祠宇秋草閒,又不见高冢远象祁连山。

古来贤达一二数,尺寸生前竟何补。

十千走买新丰酒,鹦鹉杯深不离手。

了不知南有箕、北有斗,麒麟凤皇鸡犬走,七尺珊瑚如弊帚。

醉起进馀觞,还为乃翁寿。

(0)

枯鱼过河泣二首·其二

枯鱼过河泣,鲤鱼飞上天。

附书寄鲤鱼,此去好周旋。

(0)

东阁官梅十咏补遗·其六

杨花飘泊李花香,事隔隋唐已杳茫。

留得梅花东阁在,清芬犹近浣花堂。

(0)

过中江城北偶得林丛二语已一易寒暑矣今续成之

又向邯郸梦里来,迢迢驿路旧官槐。

林丛好鸟关心语,篱落秋花得意开。

怀古山川当盛世,结交声气识英才。

好音不入中郎听,祇恐焦桐是弃材。

(0)

七盘关

南栈崎岖路不平,小心移步记分明。

今朝已过西川境,从此宽怀放胆行。

(0)

诸葛武侯祠·其二

古柏参天已劫焚,乔林依旧引清薰。

阵图常捍巴江水,羽扇曾挥相岭云。

祠近园陵犹顾命,身终王事竟全军。

自怜食少无生理,五丈原头怅夕曛。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