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月裁云,盈盈幻出水晶井。一泓如镜。
时照惊鸿影。石柱参天,峭壁悬千仞。劳袖绠。
缒幽寻胜。人到清虚境。
镂月裁云,盈盈幻出水晶井。一泓如镜。
时照惊鸿影。石柱参天,峭壁悬千仞。劳袖绠。
缒幽寻胜。人到清虚境。
这首《点绛唇·石柱峰》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柱峰的壮丽景象与清幽氛围。
首先,“镂月裁云”开篇即以“镂”和“裁”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与云彩被巧妙地雕刻与剪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盈盈幻出水晶井”,将石柱峰比作晶莹剔透的水晶井,不仅突出了其清澈透明的特点,也赋予了它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形象。
“一泓如镜”进一步强调了石柱峰下水体的平静与清澈,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四周的景物,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层次感。“时照惊鸿影”则通过“惊鸿”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偶尔掠过的飞鸟倒影,为这幅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活力。
“石柱参天,峭壁悬千仞”两句,直接描绘了石柱峰的高耸与险峻,石柱直插云霄,峭壁陡峭,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山峰的高度与险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劳袖绠,缒幽寻胜”则描述了人们为了探寻这处幽深美景,不辞辛劳,使用绳索下到深谷之中,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精神。“人到清虚境”最后点明了到达此处后所感受到的清静与脱俗之感,仿佛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综上所述,《点绛唇·石柱峰》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语言,成功地描绘了石柱峰的壮丽景色与清幽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