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非剑阁,有树不堪攀。
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
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
峨峨非剑阁,有树不堪攀。
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
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观地狱图》,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一幅描绘地狱情景的画作进行观察,抒发了自己对人世间疾苦和佛法的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
首句“峨峨非剑阁,有树不堪攀。”运用夸张手法描绘画中地狱的情景,山岩陡峭如同利剑,无处可攀,传达出一种绝望和恐怖的氛围。
接着,“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诗人通过佛手无法遮盖的地狱之大,反衬出人心的平静无波,这里或许隐含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一方面是内心的平和淡定,另一方面则是不为外界所扰。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此句引用历史事件,周王(指周文王)之所以能够未雪即知天下太平,是因为他德泽所被,人心归向。而白起,唐朝名将,以残酷著称。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德与暴的不同结果。
最后,“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整天空闲弹奏琴瑟,却难以超越尘世的束缚。这里流露出一种对红尘俗世的淡泊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观赏地狱图,触发了诗人对于生命、苦难以及佛法等深层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贯休在宗教哲学方面的独到见解。
荒荒望鲁甸,姬孔庙粼粼。
允祚五十代,颜孟东西邻。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
岂应发肤体,竟此成湮沦。
铿尔续道韵,垂此天伦亲。
犁锄供子职,犹裕耕凿民。
可能百世祀,不庙三省身。
亦必有坛壝,尚稽廓荆榛。
五贤配西序,。
余沥波杨荀。
肥马视轻服,此景良清新。
微言苟不及,往迹亦易陈。
壮哉景陵宫,龟屭极神猛。
洪惟在庭库,制度合雄骋。
圣世尚封崇,功拟天地并。
中天怪事发,灵长转俄顷。
我登望岳台,一慨心自领。
涿鹿策奇勋,自谓出天幸。
大运旋丸棋,拜首归旧鼎。
富贵积金台,础砾掩营屏。
倘无六籍在,讵免胥狒犷。
下土位人上,奈何不深儆。
人惟君与师,得在天地间。
蜂蚁失所主,生息决不蕃。
逐日渴未死,顾影悲余年。
平生东鲁心,卑首瞻圣贤。
上下二千载,历历观遗镌。
惜哉数墨子,想像成虚传。
十章纪大略,尽和遗山篇。
忠肠搅葵漆,喉棘不忍言。
持归刻瑘石,何□勒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