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
壳匀仙鹤顶,肉露白晶丸。
色映离为火,甘殊木作酸。
枝繁恐相染,树重欲成团。
赤蚌遗珠颗,红犀露角端。
爽能消内热,润可濯中乾。
桂岭无霜处,梅天暴雨残。
□□□□□,□□□□□。
一簇冰蚕茧,千苞火凤冠。
隔瓤银叶嫩,透膜玉浆寒。
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
壳匀仙鹤顶,肉露白晶丸。
色映离为火,甘殊木作酸。
枝繁恐相染,树重欲成团。
赤蚌遗珠颗,红犀露角端。
爽能消内热,润可濯中乾。
桂岭无霜处,梅天暴雨残。
□□□□□,□□□□□。
一簇冰蚕茧,千苞火凤冠。
隔瓤银叶嫩,透膜玉浆寒。
这首宋代诗人陶弼的《荔支》描绘了五月南国荔枝的诱人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赞美了荔枝的色泽和口感,如仙鹤头顶般均匀的外壳,白如晶丸的果肉,色彩鲜艳如同离火,甜而不酸,犹如赤蚌遗珠、红犀露角般珍贵。荔枝的清凉属性被形容为能消解内热,滋润心肺,即使在炎热的季节也能给人带来清爽。诗人还提及了荔枝生长的环境——桂岭无霜之地,以及其独特的形态,如冰蚕茧般的果肉和火凤冠般的外表。银叶衬托着荔枝的娇嫩,玉浆则透出寒意,整体上展现出荔枝的美妙与独特魅力。
山林未成归,须鬓各已老。
下田我方耘,薄俸子始饱。
缅怀千里驾,荒径宿秋草。
谁知剥啄声,真来慰怀抱。
崎岖得一笑,支拄费百巧。
羁穷了如旧,但觉诗愈好。
青山艳桃李,渌水漾芹藻。
惟时夏正中,触热畏长道。
子车且休息,我屋当洒扫。
觌面尚未旬,语离无乃早。
槐阴可纵觞,共子一倾倒。
但恐老伯松,羞观太玄草。
别君所畦槐,忽已荫檐瓦。
三年望归船,老屋勤扫洒。
只今十日款,信是天所假。
朝粳语已麋,夜烛醉还灺。
儿童互窥觇,有客如此寡。
观君岂癯仙,鬓苍面如赭。
不应酸寒债,亦复似东野。
匆匆从此去,孰是知音者。
折腰易斗粟,吾辈计亦下。
我场无良苗,何由絷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