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之任邛州》
《送人之任邛州》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绿发监州丹府归,还家乐事我先知。

群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觞初见时。

黄卷新书芸委积,青山旧路菊离披。

亨衢自有横飞势,便到西垣视训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rénzhīrènqióngzhōu
táng / hún

绿jiānzhōudānguīháijiāshìxiānzhī
qúntóngzhújiāoyíng

èrlǎolánshāngchūjiànshí
huángjuànxīnshūyúnwěiqīngshānjiù

hēngyǒuhéngfēishì便biàndào西yuánshìxùn

翻译
青春年少时担任州官归来,回家的乐趣我最能体会。
一群孩童骑着竹马迎接那天,初次见到两位老人举杯共饮。
新写的书卷如黄纸堆积,旧日山路旁菊花散乱开放。
仕途顺畅自然有腾达的气势,随即到达京城担任要职,审视政令言辞。
注释
绿发:指青春年少。
监州:担任州官。
丹府:指朝廷或重要官署,这里代指高位。
乐事:快乐的事情。
群童:一群儿童。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交迎:迎接,相互迎接。
二老:指家中的长辈。
兰觞:芳香的酒,此处指佳酿。
黄卷:书籍,古时书卷多用黄檗染纸以防蠹虫,故称。
芸委积:书籍堆积,‘芸’指书中防虫的香草,引申为书籍。
青山:指家乡的山,也有引申为归隐之意。
离披:分散、散乱的样子,这里形容菊花盛开。
亨衢:畅通无阻的大道,比喻仕途顺利。
横飞势:迅速崛起的势头。
西垣:古代中央政府的西署,常代指朝廷官署。
视训辞:审阅、处理政令和文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赴任归来的欢乐场景,诗中充满了对重逢亲友的喜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绿发监州丹府归”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官员头戴官帽(绿色为官帽之色),身穿华丽服饰,自远方的任所归来,显示了对其地位和身份的尊重。紧接着“还家乐事我先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来的预感与喜悦。

接下来的“群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觞初见时”,则是描绘了一幅欢快的画面:孩子们骑着竹制的玩具马来迎接归者,而两个老人在初次相见时互敬酒杯。这里传达了家乡人民对归者的热情欢迎和对长辈的尊重。

“黄卷新书芸委积,青山旧路菊离披”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朋友赴任前后生活变化的细腻描绘。黄色的新书象征着知识的积累,而青山和菊花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岁月的流转。

最后,“亨衢自有横飞势,便到西垣视训辞”表明诗人对朋友未来工作中的能力和抱负充满信心,并期待着他在任所能够展现才华,如同亨衢河水般自然而又有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归者生活的关怀,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剡溪

曹娥江接剡溪流,乱石幽花只漫愁。

剡曲尚疑安道宅,山阴谁上子猷舟。

(0)

鲁王登长干塔

凉秋飞盖过长干,宝塔登临霄汉端。

天近彩云连紫极,日高红雾拥雕栏。

龟蒙气接三山远,淮泗光分二水寒。

清兴未阑闻鼓吹,香风城阙谩回銮。

(0)

夹萝峰

红日才生晹谷东,鱼龙吹浪晓濛濛。

徜徉笑指三山路,玉灶银床紫雾中。

(0)

大洋

不觉舟如叶,随风入窅冥。

潮来天宇白,日照海门青。

孤屿遥相认,危樯觉有灵。

中流抚身世,万里一浮萍。

(0)

嘒鸾火

贵妃方辞坤宁去,选侍旋向乾清住。

封后封妃许不许,手提哥儿咄咄语。

防微杜渐争移宫,专制垂帘事不同。

先皇末命犹在耳,嘒鸾一火何匆匆!

雉经入井传闻异,保全母子无他意。

宫闱骨肉贵调停,难将国事行家事。

诸君莫争郑与李,奉圣夫人又至矣!

(0)

鹊桥仙.仙子

汉皋仙子,生绡如雪,十二阑干倚遍。

淮梨上市建兰香,约邻女、山亭小宴。

鹤阑梦熟,页炉香袅,悄悄绿阴深院。

亲临玉版十三行,等明日、好书团扇。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