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参差路不分,草堂风景隔尘氛。
他年有约东邻卜,半为先生半此君。
万竹参差路不分,草堂风景隔尘氛。
他年有约东邻卜,半为先生半此君。
这首诗描绘了竹西书屋的静谧与脱俗之感。首句“万竹参差路不分”以“万竹”展现竹林的繁茂与错落有致,暗示了竹林中道路的隐秘与难寻,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草堂风景隔尘氛”进一步强调了书屋与外界的隔离,仿佛是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的纷扰,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他年有约东邻卜,半为先生半此君”,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里“东邻卜”可能是指与邻居的约定,也暗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半为先生半此君”则巧妙地将人与竹并提,既指朋友,也象征着竹子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希望与友人共赏竹林美景,共享高雅生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寓意的语言,展现了竹西书屋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与友情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宦海挂孤帆,曾联石湖舟。
石湖今到岸,而我犹中流。
五里闻覆载,十里惊石尤。
还家告妻子,色变有馀忧。
出身至卿相,收身相上头。
二疏畏尊名,弓冶有箕裘。
人叹贤大夫,羁鹰脱臂韝。
仰望冥冥翼,神爽与天游。
自非济川材,无成独淹留。
飞挽地僵仆,海运天翻波。
圣皇制国计,全功在漕河。
河水亦有竭,民力岂云多。
榜卒晨告痡,及暮靡啸歌。
妻孥终岁别,生死在网罗。
去年千里赤,十室九蓬科。
骨肉且相食,他人将若何。
根蠹花不实,生理宁有他。
君子秉明德,调剂使平和。
干禄有恺悌,刚柔无僣差。
如何民物遂,国祚同无涯。
弱龄尘外志,点也与为徒。
微尚夙所敦,俛仰一纪馀。
伤哉力不竞,沦落在泥涂。
中夜起兴叹,揽衣步前除。
咎己有馀裕,尤人尚忧虞。
行年四十九,将与伯玉俱。
知非在今始,言为知者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