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应缘二仲开,定交笑指岁寒梅。
却嫌桃李无区别,下有成蹊俗客来。
三径应缘二仲开,定交笑指岁寒梅。
却嫌桃李无区别,下有成蹊俗客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推崇,以及对桃李的不屑。"三径应缘二仲开",以“二仲”暗喻两位贤士,此处借指梅花独开于清幽之地,象征着高洁与脱俗。"定交笑指岁寒梅",通过与梅花结交,笑谈于严冬之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却嫌桃李无区别",直白地表达了对桃李的不满,认为它们缺乏独特性与高雅之气。"下有成蹊俗客来",则以“成蹊”比喻因梅花吸引而来的游客,暗示梅花不仅吸引了诗人,也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之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和对世俗之物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高雅情趣和独立人格的精神风貌。
轩亭晓清旷,行乐未妨频。
无客不堪醉,有花长是春。
凭栏尚红药,结伴擅芳辰。
笑驻凌波步,香分折角巾。
莺声殊自健,杏子况尝新。
仰止宗英伯,来为郑驿宾。
言辞独乐乐,仍命可人人。
鸿弄舞时影,梁蜚歌处尘。
棋枰谁得隽,诗笔自疑神。
欹倒何妨屡,歌呼却甚真。
升沈塞上马,容易鬓如银。
奈许追欢地,回头迹便陈。
昨暮浴上虞,今晨饭馀姚。
官期有馀日,我行得逍遥。
盘实剥芡芰,羹鱼荐兰椒。
一鲍老人事,茗饮亦复聊。
扪腹每自愧,莫贤尚箪瓢。
僧垣栖翠微,金碧焕山椒。
龙泓甘可茹,塔铃如见招。
迟留本不恶,况复待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