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无回处,庞眉坐柏庭。
几时逢白日,万事付哀铃。
画翣行须缓,黄宫到便扃。
松陵诗莫和,恸哭不堪听。
一梦无回处,庞眉坐柏庭。
几时逢白日,万事付哀铃。
画翣行须缓,黄宫到便扃。
松陵诗莫和,恸哭不堪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林漕挽词(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柏庭中沉思,似乎在追忆往昔,感叹时光流逝与世事变迁。诗人的思绪飘渺,如同一场无法回头的梦境,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一梦无回处”,开篇即以“梦”为喻,暗示了人生的虚幻与短暂,引人深思。老者“庞眉坐柏庭”,形象地刻画出他的苍老与孤独,坐在柏树下,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静观世事变迁。
“几时逢白日,万事付哀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生活的感慨。白日象征着生命的光亮与活力,而“哀铃”则代表了对失去的哀悼与怀念。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何时才能再次遇见那充满生机的时光,而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寄托于哀伤的钟声之中。
“画翣行须缓,黄宫到便扃。”这两句描述了老者在哀悼中的行为,他缓缓地行走,似乎在每一个动作中都蕴含着对逝去岁月的不舍与怀念。到达“黄宫”后,门便被紧紧关闭,这既是空间上的封闭,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暗示着老者内心的沉重与决绝。
“松陵诗莫和,恸哭不堪听。”最后两句点明了诗的主题,松陵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他人分享这份哀痛的心情,因为听到这样的恸哭之声,即使是诗人也无法承受。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记忆以及哀悼的复杂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
德人泉下梦,俗物眼中埃。
久立我有待,长吟君不来。
重玄锁关龠,要待玉匙开。
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终藉一汲黯,淮南解兵交。
杨子有直气,未忍死草茅。
引之入汉朝,谁为续弦胶。
堂堂阳元公,人物妙晋东。
魏侯多能事,彷佛见家风。
长鱼无波涛,坐与虾蚬同。
诸山摇落尽,旅食岁时穷。
曩时高唐客,暮雨朝行云。
阴居怀天匹,楚观梦纷纭。
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
天高万物肃,谁为帝子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