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春风薜荔墙,一祠灯火数家乡。
松崖树古碑重勒,梅岭花流水较香。
岂伴灵妃弹宝瑟,犹怜野老祭椒浆。
经过故是须眉辈,影落寒潭好自商。
春雨春风薜荔墙,一祠灯火数家乡。
松崖树古碑重勒,梅岭花流水较香。
岂伴灵妃弹宝瑟,犹怜野老祭椒浆。
经过故是须眉辈,影落寒潭好自商。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祠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春雨春风薜荔墙”,以春雨和春风为背景,薜荔覆盖的墙壁作为点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一祠灯火数家乡”一句,将祠堂的灯火与远方的家乡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松崖树古碑重勒,梅岭花流水较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祠堂周围的自然景观,古老的松树、梅岭的花朵以及清澈的流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古碑重勒”不仅指重新刻写碑文,也暗含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尊重。
“岂伴灵妃弹宝瑟,犹怜野老祭椒浆”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敬仰与怀念。这里“灵妃”可能象征着神话中的仙女,而“野老”则是指普通的乡间老人。诗人似乎在说,自己更愿意陪伴普通的老人们进行祭祀活动,而不是与传说中的神灵相伴。
最后,“经过故是须眉辈,影落寒潭好自商”两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行为与选择,思考人生的意义。这里的“须眉辈”指的是男性,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应该像过往的男性一样,经历一番后,再在寒冷的潭水中沉思,寻找人生的答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祠堂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色,以及对传统习俗的怀念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朝筑城,暮筑城,筑城欲高高易倾。
寇来尚可,官今杀我。盎无粟,釜无糜。
坊正来索钱,縳去抱鷇雌。
告吏且勿箠诘,朝鬻我离龀儿。
翁病何苦,妇代欙土。伐我北墉桑,夷我井,拔我芧。
女垣之外,欲以走马。高城长五丈,下者三丈馀。
荷者弛担,舆人止其车。
载愧拾甓公何怒,为乃抶余。
介者免胄以袒卧,持炙饮肥酒,睥睨上头居。
古市临津集,严关列险同。
地形襟越绝,人物带吴风。
石镜光偏朗,钱镠宅尚雄。
河流堤树外,渔步藕花中。
问俗嗟非旧,行舟远若空。
频年无乐土,所至尚鸣弓。
虎啸苍山北,江潮大卤东。
客愁摧暮雨,一沽旅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