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雪和王仲至》
《对雪和王仲至》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鸾凤交横逐雨华,玉城银涧共萦斜。

且看雾散千峰瘴,未觉雷惊万谷芽。

碧落高情元物外,金闺清梦自天涯。

宁知夜半寒歌客,烟断邻墙四五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ìxuěwángzhòngzhì
sòng / cháozhī

luánfèngjiāohéngzhúhuáchéngyínjiàngòngyíngxié

qiěkànsànqiānfēngzhàngwèijuéléijīngwàn

luògāoqíngyuánwàijīnguīqīngmèngtiān

níngzhībànhányānduànlínqiángjiā

注释
鸾凤:比喻高贵或美好的人物。
雨华:雨中的光彩或景象。
玉城银涧:形容山水之美,如玉般晶莹,如银般流淌。
萦斜:环绕、倾斜。
雾散:雾气消散,比喻困难或迷雾消除。
千峰瘴:千座被瘴气笼罩的山峰,可能指偏远山区。
雷惊:雷声惊动。
万谷芽:万山谷中的生命萌发。
碧落:天空,这里指高远之处。
元物外:超脱于世俗之外。
金闺:富贵人家的女子,代指闺秀。
天涯:天边,极远处。
寒歌客:在寒冷夜晚唱歌的人。
烟断:歌声消失。
邻墙四五家:附近三四户人家。
翻译
鸾凤相随在雨中飞舞,玉城银涧交织出斜影。
暂且欣赏雾气消散后露出的千座山峰,还未察觉雷声惊醒万谷的生机。
碧蓝天空中的高洁情怀超脱尘世,金闺女子的清梦来自天边。
谁会知道深夜里还有寒歌独唱之人,歌声消失时只听见邻家三四户的寂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鸾凤在空中穿梭,如同玉城银涧交织的美丽景象。诗人观察着雨后的清新,雾气逐渐消散,露出千座山峰,仿佛瘴气也被洗涤一空。他并未感到雷声的震撼,反而欣赏着万物在春雷中悄然生长。诗人的心境超脱于尘世之外,他的梦境清冷而遥远,来自天涯海角。深夜里,诗人独自吟唱,歌声穿透寒夜,却只能被附近四五户人家的炊烟所打断。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孤独而高洁的情怀。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钱夫人挽词

忠孝之家女亦良,教传彤管有遗芳。

藁砧旧擢儒林秀,桂子新飘月窟香。

方拟鱼轩沾宠渥,遽惊风树变凄凉。

稽山鉴水青春暮,薤露声中恨更长。

(0)

秦望阁

纸上观秦尚过秦,那堪山作眼中尘。

为言高阁登临者,莫作秦人视越人。

(0)

次韵濮十太尉赏梅

春向群芳顶上来,可人风味亦奇哉。

未于茅舍疏篱见,先为金枝玉叶开。

竹外横斜才数点,笛中摇落已千堆。

因公撩我惜花意,深忆去年湖上杯。

(0)

楚灵王

章华台就国被繇,徵会诸侯意气骄。

楚众已离犹不悟,近臣徒为颂祈招。

(0)

太伯

太伯高风不可追,雁行接羽共南蜚。

莫言断发便无用,犹有荆蛮慕义归。

(0)

元帝

金陵王气为谁钟,五马南浮一化龙。

四海民心共思晋,江东何事却从容。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