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果垂丹实,园丁日夜看。
未曾供寝庙,不敢献中官。
园果垂丹实,园丁日夜看。
未曾供寝庙,不敢献中官。
这首诗描绘了园丁对果园果实的精心照料与谨慎态度,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对食物供应的严格管理和对权力机构的敬畏之心。
“园果垂丹实”,开篇以“丹实”点明果实成熟,色泽鲜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果园的丰收景象。“园丁日夜看”,接着描述园丁的辛勤工作,他们不分昼夜地守护着这些果实,确保它们在最佳状态下成熟。
“未曾供寝庙,不敢献中官。”这两句揭示了园丁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他们之所以如此小心谨慎,是因为深知果实的珍贵,并非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的需求,而是关乎更广泛的祭祀和政治体系。寝庙代表了宗教祭祀活动,而中官则指朝廷中的官员,暗示这些果实是作为贡品,用于向神灵祈福或献给朝廷,以表达忠诚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人们对权力和信仰的尊重与敬畏之情。
燕山九月沙草黄,晓河浮冰天雨霜。
狐裘乌靴骑马郎,马蹄踏踏归帝乡。
黄金台前新酒香,子须先尝我尽觞。
半年同客情难忘,白日联镳夜共床。
笑谈在耳书在囊,子今去矣谁翱翔。
北来鸿雁斜作行,河中鲤鱼三尺长。
我未得归心独伤,子肯寄书鱼雁将。
白云破秋色,飞虫起商声。
渔阳明月夜,钟鼓閟寒城。
城寒逼塞门,枥马萧萧鸣。
及兹展良会,座客欣合并。
飞觞接软语,鹤发间华缨。
明河西南泻,列宿正纵横。
虽非帝乡见,稍慰羁旅情。
木落长白山,霜飘大宁营。
上公未旋旆,我辈当遐征。
且尽今夕乐,戎车有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