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四十四》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四十四》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鸣鸠报雨当农急,蟋蟀吟秋听暑迟。

郑綮登庸佥侧陋,东施许嫁不嫌?。

当头一棒毒涂鼓,婪尾三台突厥词。

饶舌新莺催柳色,从来此曲尽人知。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甘蔗生长为题材,通过鸣鸠报雨与农事的关联,以及蟋蟀秋吟与暑热的对比,展现了季节更替与生活节奏。诗人借郑綮和东施的典故,暗示了对当时社会某些现象的讽刺,郑綮虽才疏学浅却得任用,东施自比许嫁,似乎不计较对方容貌。

"鸣鸠报雨当农急"描绘了春雨来临时,鸠鸟鸣叫提醒农人抓紧耕种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蟋蟀吟秋听暑迟"则写出秋天到来,人们在暑气中仍能听到蟋蟀的叫声,寓言时光流转,暑热渐消。

"郑綮登庸佥侧陋,东施许嫁不嫌?"两句运用典故,批评了社会上对于才能和外貌的不公,暗含对平庸者得势和貌丑者被接纳的不满。

"当头一棒毒涂鼓,婪尾三台突厥词"进一步深化了讽刺,比喻严厉的批评如同当头棒喝,而那些冗长乏味的言论则如突厥语般让人厌烦。

"饶舌新莺催柳色"以新莺的鸣叫催促柳树发芽,形象生动,也暗示了诗人对琐碎冗长话语的厌倦。最后,"从来此曲尽人知"总结全诗,表达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认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寓言深刻,体现了王夫之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题李唐牧牛图四首·其四

天寒放牛迟,野旷风猎猎。

独来长林下,吹火烧山叶。

(0)

武山十四境·其十一南岩石

濩落欹空旧,嵌岩掩半匏。

不愁山雨湿,自有白云交。

(0)

武山十四境·其三云峰寺

路盘重巘上,寺值两崖间。

泉水依然在,真僧去不还。

(0)

昭君祠

承诏辞金阙,衔悲入塞城。

可怜沙上月,浑似汉宫明。

(0)

古意

传语通州估,南船甚日还。

黄金知易得,留取铸红颜。

(0)

江上见早梅

岁暮云山意共悲,晓寒霜树日初移。

遥怜江上萧条客,独对春前烂熳枝。

雅韵可堪愁未醒,幽香故与静相宜。

若为折寄肠空断,白雪黄云渺去期。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