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烽烟动,天东消息长。
乾坤看局蹐,驷牡正玄黄。
海日寒无影,江云夜有光。
燕山八月雪,塞雁欲南翔。
漠北烽烟动,天东消息长。
乾坤看局蹐,驷牡正玄黄。
海日寒无影,江云夜有光。
燕山八月雪,塞雁欲南翔。
这首诗《有感》由明代诗人杨承鲲所作,通过描绘边疆的烽烟与远方的消息,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沉的情感。首联“漠北烽烟动,天东消息长”以“烽烟”和“消息”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局势和远方传来的消息,暗示了国家的安全与和平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颔联“乾坤看局蹐,驷牡正玄黄”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天地间的局势比作棋盘上的布局,而“驷牡正玄黄”则可能暗喻着战争中的军队或国家的力量正在集结,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天地的广阔与个人命运的渺小,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颈联“海日寒无影,江云夜有光”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海日虽寒,却无影可寻,江云在夜晚却能发出光芒,这种看似矛盾的景象,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希望的期待。
尾联“燕山八月雪,塞雁欲南翔”以燕山的八月雪景和即将南飞的大雁为象征,寓意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迁徙。大雁南飞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隐含着人们对于逃避困境、追求更好生活的渴望。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希望的向往。
整体而言,《有感》一诗通过对边疆战事、国家命运、自然景象和生命迁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国家安危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以及对和平、希望与自由的热切期盼。
浙江东岸,是越王勾践,旧时封国。
尝胆卧薪成底事,惟有荒台凝碧。
万壑争流,千岩竞秀,宛宛无今昔。
兔葵燕麦,中间多少遗迹。
遥想东晋风流,兰亭停禊,空自留残墨。
何用登临伤往事,堪叹鬓须垂白。
且觅扁舟,贺家湖上,载酒寻春色。
季真归后,四明还有狂客。
走马归来,西陵下、斜阳满树。
回首处、酒垆犹在,河山非故。
久客不知家远近,重来却怪人惊顾。
听啼鹃、也道不如归,归何处。草玄阁,兰台署;
扬州梦,秦淮渡。走人间未遍,苍凉日暮。
惆怅辽东丁令鹤,当年华表谁为主。
但相逢、莫负故人心,三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