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湘浦秋,盈盈洛川月。
镜空离鸾舞,天远孤鸿灭。
木叶向人下,瑶草带愁折。
有怀无由寄,琴心谩三叠。
迢迢湘浦秋,盈盈洛川月。
镜空离鸾舞,天远孤鸿灭。
木叶向人下,瑶草带愁折。
有怀无由寄,琴心谩三叠。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凌波仙》描绘了一幅深秋湘浦与洛川相映的凄美画面。"迢迢湘浦秋",寥寥数语便展现出湘水之畔秋天的漫长和寂寥,而"盈盈洛川月"则暗示了远方洛水之上明亮的月光,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
"镜空离鸾舞"运用了神话意象,离鸾(传说中的神鸟)在明镜般的水面翩翩起舞,但又因天边遥远而显得孤独无依,"天远孤鸿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鸿雁消失在天际,象征着音信难通的哀愁。
"木叶向人下,瑶草带愁折"两句,通过落叶飘零和瑶草(仙草)被折断,寓言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仿佛连自然景物都承载了他的哀思。最后,"有怀无由寄,琴心谩三叠"表达了诗人满腔情怀无法寄托,只能在琴声中反复倾诉,却徒增无尽的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湘浦、洛川、离鸾、孤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哀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