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阳春日十首·其四》
《南阳春日十首·其四》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花前惆怅转难平,屈指光阴已半生。

犹把此身尝患难,不知何日得功名。

未安去住千丝乱,已去悲欢一梦惊。

拟入醉乡销此恨,快风无故析春酲。

(0)
注释
惆怅:忧郁、伤感的情绪。
半生:大半辈子,指人生的一段时间。
患难:困苦和灾难。
功名:指名声和地位。
去住:离开与停留。
千丝乱:形容思绪纷乱,如同千丝万缕。
醉乡:借指饮酒后的迷醉状态。
春酲:春天的醉意,比喻因饮酒过量而产生的昏沉状态。
翻译
在花丛中我满怀愁绪难以平息,算算时间已经过去大半生。
我依然亲身经历着困苦与艰难,却不知何时才能获得功成名就。
对于未来的去留感到纷乱如千丝,即使离开后,悲伤与欢乐都像一场梦般令人震惊。
我打算沉醉于酒乡以消解这满心遗憾,希望能有阵快风忽然吹散我春天的醉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南阳春日十首(其四)》,通过对花前的惆怅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期待。首句"花前惆怅转难平"描绘了诗人面对美景却心情沉重,难以释怀,暗示了生活中的不如意。次句"屈指光阴已半生"表达了对岁月匆匆的无奈,感叹自己已经度过大半人生。

接下来的两句"犹把此身尝患难,不知何日得功名",诗人自述仍在经历生活的艰辛,对未来功成名就的期望遥不可及,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苦闷。第五句"未安去住千丝乱"进一步描绘了内心的纷扰,无论是留还是走,都感到困扰,思绪如乱麻。

最后一句"已去悲欢一梦惊",以梦境比喻过去的生活,既有过去的欢乐也有悲伤,如今回想起来如同一场梦,令人惊醒。尾联"拟入醉乡销此恨,快风无故析春酲"表达了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希望在醉乡中暂时忘却烦恼,然而春风却意外地唤醒了他的清醒,揭示出内心的矛盾和无法逃避现实的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上十八滩·其一

滩口云峰万朵迎,崩波直下虎头城。

声含乱石雷霆怒,光出阴崖日月生。

天险岂容南越得,时艰先使赣江清。

横穿瀑布三朝暮,上尽黄牛水未平。

(0)

修墓·其九

雨滑溪山路,冲泥到墓林。

姊归吾与汝,哀怨一何深。

地饮无穷恨,天衔罔极心。

野棠春不发,应苦泪痕侵。

(0)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十五

峰晴多变态,一半作空青。

何处朝云影,而非神女灵。

髻和烟雾堕,衣杂蕙兰馨。

一路疑行雨,泉飞遍杳冥。

(0)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八

草映一川绿,萋萋含夕曛。

有无樵子路,三两鹿麛群。

峰束易成峡,岩空多出云。

削成无数壁,奇自华山分。

(0)

望海·其二

虎门东浩淼,水与白云平。

海蜃春多气,天鸡夜有声。

烧盐农力暇,种草子田成。

十亩茭塘曲,吾躬欲往耕。

(0)

为圃·其二

暖酒秋多叶,薰茶夏有兰。

影嫌衣竹湿,声爱屐苔乾。

种草图蠲忿,栽花要合欢。

岁寒无可悦,生菜满春盘。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