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萧萧江水清,飞蚊扑扑何处生。
驼肩豹脚嘴如铁,天使咂食同蝇虻。
先生暑困汗翻雨,僮仆摇扇疲屡更。
乘虚投隙肆毒吻,鼓翅舞足何其轻。
须臾含桃变柳絮,坐使饥腹成膨脝。
舍身施汝岂吾惜,逼耳最恶声娇狞。
有时缘拊于吾指,罪虽应尔心则矜。
露华清泚自可饮,戒汝慎勿贪芳腥。
江风萧萧江水清,飞蚊扑扑何处生。
驼肩豹脚嘴如铁,天使咂食同蝇虻。
先生暑困汗翻雨,僮仆摇扇疲屡更。
乘虚投隙肆毒吻,鼓翅舞足何其轻。
须臾含桃变柳絮,坐使饥腹成膨脝。
舍身施汝岂吾惜,逼耳最恶声娇狞。
有时缘拊于吾指,罪虽应尔心则矜。
露华清泚自可饮,戒汝慎勿贪芳腥。
这首诗《蚊》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对蚊子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蚊子的厌恶之情以及对其生存状态的思考。
首句“江风萧萧江水清”,描绘了江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飞蚊扑扑何处生”点明了主题——蚊子,它们在江边四处飞舞,寻找着栖息和繁殖的地方。
随后,诗人通过“驼肩豹脚嘴如铁,天使咂食同蝇虻”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蚊子的外貌特征和习性。它们的脚像豹子一样有力,嘴如同铁器般坚硬,能够轻易地刺穿皮肤,吸取血液,与苍蝇、虻虫相似,对人类构成威胁。
“先生暑困汗翻雨,僮仆摇扇疲屡更”两句,描述了人们在酷热天气中遭受蚊虫叮咬的情景。汗水如雨滴般从皮肤上滑落,而仆人不停地摇动扇子,却难以驱赶蚊虫,表现了人们与蚊子斗争的无奈和疲惫。
接下来,“乘虚投隙肆毒吻,鼓翅舞足何其轻”进一步揭示了蚊子的狡猾和敏捷。它们善于寻找空隙,利用自己的速度和灵活性,轻易地吸食血液,给人们带来痛苦。
“须臾含桃变柳絮,坐使饥腹成膨脝”形象地描绘了蚊子吸血后的变化,如同含桃变为柳絮,使得原本饥饿的肚子变得膨胀,强调了蚊子吸血的危害。
最后,“舍身施汝岂吾惜,逼耳最恶声娇狞。有时缘拊于吾指,罪虽应尔心则矜。露华清泚自可饮,戒汝慎勿贪芳腥。”表达了诗人对蚊子的厌恶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怜悯。他告诫蚊子,虽然可以牺牲自己来获取食物,但这种行为是不值得的,尤其是当它接近人类时,应当保持警惕,避免贪婪地吸取人类的血液。同时,诗人也提醒蚊子,露水足以解渴,无需贪图人类的芳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蚊子的特性,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
试听《白头吟》,慢饮尊中酒。
古来悲白头,人情苦难久。
结发为夫妻,百年期白首。
容颜衰落相弃捐,何况君臣与朋友。
汉高宽大主,萧何开国功。
谗言一以入,几死天狱中。
陈馀与张耳,刎颈同生死。
一朝争相印,雠雠世无比。
周文吕望不再见,管鲍结交宁复闻。
玄德孔明若鱼水,胶漆孰如雷与陈。
斯人自此一以少,今世求之更无有。
谈笑寻戈矛,那能托身后。听我歌,歌《白头》。
劝君饮,君莫愁。
日月有时而剥蚀,世态谁能终不易。
巽山如层台,积翠俯城郭。
古木秀松槠,玄鸟隐楼阁。
雨散飞素云,风静语丹鹤。
游人日跻攀,杖屦相绎络。
陆郎吴中来,雅志好丘壑。
哦诗松间题,携酒石上酌。
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
兹焉送子去,登陟惨不乐。
远别已伤怀,真境况寥落。
伫立睇大江,孤舟入冥邈。
赤苋赤如脂,苦荬甘如饴。
盘登恶草具,味等薇与芝。
贤哲逝已远,昧昧余所思。
伊人既忘世,此外皆若遗。
粱肉世岂乏,饱死黄吻儿。
千金渥洼种,岁晚鸣枯萁。
尚馀耽书癖,不与尘土缁。
此乐岂在外,箪瓢犹山雌。
蹇劣安所性,所恨生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