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
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
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中秋节宴席上所作,以月亮为引子,表达了对佳节美景的独到感受和个人心境的抒发。"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诗人感叹明月虽美,但今晚似乎未能如人所期待般圆满,暗含了对人事不如意的感慨。接着,他想象月宫中的广寒宫殿,被云彩轻轻梳理,微风吹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诗人劝告人们在深夜不要再增添热闹,因为檐头的雨声显得格外凄凉,暗示了内心的落寞。最后两句"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借用北宋词人晏几道(字小山)的风格来表达自己的孤独与寂寥,言辞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自我解嘲。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中秋月色和环境,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