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
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
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
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
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
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
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这首诗是苏轼的《江月五首》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美丽的夜景,四更时分,山间透露出明亮的月光,仿佛为等待的人而照耀。幽深之人前来赴约,与诗人一同坐等,期待着那象征高洁和纯净的玉绳横空。
野外的小桥断了板,山寺中有隐约可见的小路。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诗人问自己,这个夜晚是哪一个夜晚,却又在梦中游历到了化城。
整个意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超脱尘世的洁净与安宁,月光、玉绳和幽寺共同编织出一幅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通过这种描写,苏轼表达了自己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美好事物的追求。
角巾华屋下,丘壑在其旁。
寄兴青山远,忧时白发长。
无心当世用,袖手看人忙。
善自为身计,须传活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