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戟曙沈沈,轩墀清且深。
家传成栋美,尧宠结茅心。
玉佩多依石,油幢亦在林。
炉香诸洞暖,殿影众山阴。
草奏风生笔,筵开雪满琴。
客从龙阙至,僧自虎溪寻。
萧洒延清赏,风流会素襟。
终朝息尘步,一醉间华簪。
云戟曙沈沈,轩墀清且深。
家传成栋美,尧宠结茅心。
玉佩多依石,油幢亦在林。
炉香诸洞暖,殿影众山阴。
草奏风生笔,筵开雪满琴。
客从龙阙至,僧自虎溪寻。
萧洒延清赏,风流会素襟。
终朝息尘步,一醉间华簪。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深雅致的山中禅院之景。开篇“云戟曙沈沈,轩墀清且深”两句,通过对云气和轩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深邃的氛围。“家传成栋美,尧宠结茅心”则表达了对古人修建此地之美好传统的赞颂,以及对禅师幽居山林以寻道之心的理解。
接下来的“玉佩多依石,油幢亦在林”两句,以玉佩和油幢作为物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僧人生活中的细节,显示出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炉香诸洞暖,殿影众山阴"则是对禅院中佛事活动以及其所处环境之美的一种写实。
“草奏风生笔,筵开雪满琴”两句,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僧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艺术享受和心灵寄托。“客从龙阙至,僧自虎溪寻”则描写了游客和僧人的不同行迹,彰显出禅院之所以吸引人心的独特魅力。
“萧洒延清赏,风流会素襟”两句中,“萧洒”一词既可指清泉之声,也可理解为僧人的清净心境;而“风流会素襟”,则是对禅师在山林中领悟自然之美、修炼内心的赞美。
最后,“终朝息尘步,一醉间华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烦恼、沉醉于山中美景的心境,以及对禅师们在此地寻求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与大自然合一的禅意境界。
句曲西汉日,三茅初来宾。
欻忽及东晋,二许复怀真。
同为吞玉客,俱作瀛台宾。
我来探灵迹,桃李华阳春。
云軿不由地,焉得逢其人。
青青九阳松,虬枝浮金菌。
亭亭左纽柏,苍然依玉晨。
攀崖久徘徊,览古白日颓。
顾此空山房,陶君留夜台。
因思丽樵客,兼怀校书才。
感激无所欢,仙山明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