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逊九曲出崖口,发源西拉淖尔南。
盘肠诘屈山腹转,开张面势随风岚。
架木为梁土茨覆,驱马争过防絓骖。
厉深揭浅互跋涉,谁云咫尺剑可函。
飞潦汤汤或灭顶,中流一壶那敢探。
我今朅来快晴霁,轻轩稳度行。
坡赉近与永安接,东西相望山之龛。
红苍罨画引远眺,清澈漱石澄潭。
翠华阴羽狝将竣,朏生钩月縆初三。
捷邮火速慰宸廑,大武上告功全戡。
伊逊九曲出崖口,发源西拉淖尔南。
盘肠诘屈山腹转,开张面势随风岚。
架木为梁土茨覆,驱马争过防絓骖。
厉深揭浅互跋涉,谁云咫尺剑可函。
飞潦汤汤或灭顶,中流一壶那敢探。
我今朅来快晴霁,轻轩稳度行。
坡赉近与永安接,东西相望山之龛。
红苍罨画引远眺,清澈漱石澄潭。
翠华阴羽狝将竣,朏生钩月縆初三。
捷邮火速慰宸廑,大武上告功全戡。
这首清代朱圭的《伊逊河》描绘了伊逊河曲折蜿蜒的源头和壮丽的景色。首句“伊逊九曲出崖口”展现了河水从山崖流出的景象,接下来通过“盘肠诘屈山腹转”形象地刻画了河流在山间盘旋的态势。诗人描述了沿途人们架木为桥,土屋覆盖,马匹小心翼翼地通过,强调了环境的艰险。
“厉深揭浅互跋涉,谁云咫尺剑可函”暗指河水深浅莫测,即使是咫尺之间也可能隐藏危险。然后诗人以“飞潦汤汤或灭顶”形容河水汹涌,暗示不可轻易涉水。在晴朗天气中,诗人乘轻车欣赏美景,途经坡赉与永安,远眺山水如画,清澈的河水洗涤着石头,形成澄潭。
“翠华阴羽狝将竣,朏生钩月縆初三”描绘了日落月升的自然景象,暗示旅程接近尾声。最后两句“捷邮火速慰宸廑,大武上告功全戡”表达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快速传递好消息,安慰朝廷的忧虑,宣告战争的胜利结束。
整首诗以伊逊河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和平的期盼。
玉关万里秋风远,南归雁渡芦洲晚。
数行中断忽分飞,零落寒空谁作伴?
可怜孤雁不胜情,常伴寒星夜夜鸣。
客舍凄凉魂欲断,深闺辗转梦难成。
客舍深闺听凄恻,绝弦更有伤心客。
十载同栖连理枝,一朝忽拆双飞翼。
空馆经秋冷穗帷,黄昏微雨画帘垂。
当时漫作《求凤引》,此日翻成《别鹤》悲。
悲来常向西风恸,重纩难温谁与共?
一似孤鸿失侣飞,湘江不作鸳鸯梦。
天上人间两渺茫,年年岁岁恨难忘。
尺书肯寄重泉去,为道萧郎正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