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青山几百重,秋来翠色欲摩空。
犬戎绝漠今无几,鸟道营粮力已穷。
岩谷有田空琐细,旌旗何日卷殷红。
此行岂得功名事,聊欲探奇访葛洪。
北望青山几百重,秋来翠色欲摩空。
犬戎绝漠今无几,鸟道营粮力已穷。
岩谷有田空琐细,旌旗何日卷殷红。
此行岂得功名事,聊欲探奇访葛洪。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行军城道中》。诗中描绘了诗人行军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北望青山几百重”,开篇即以雄浑之笔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山峦,给人以壮阔之感。接着,“秋来翠色欲摩空”一句,将秋天的翠绿与天空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美。诗人通过“翠色欲摩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隐含着对人生追求的向往和渴望。
“犬戎绝漠今无几,鸟道营粮力已穷”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感慨。犬戎绝漠,象征着古代边疆的征战与动荡;鸟道营粮,则暗示了后勤补给的艰难。这两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
“岩谷有田空琐细,旌旗何日卷殷红”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岩谷中的田地虽小,但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而“旌旗何日卷殷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期待。这里,“殷红”一词既指鲜血,也暗喻战争的残酷与破坏。
最后,“此行岂得功名事,聊欲探奇访葛洪”两句,点明了诗人此次行军的目的并非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出于对自然奇观的探索与对古代高人葛洪的敬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品质,也反映了其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
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
*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垅。
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
还忆张陈继起,信侯王、本来无种。
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
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
对残*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
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
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
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
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
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
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
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
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纤苞淡贮幽香,玲珑轩锁秋阳丽。
仙根借暖,定应不待,荆王翠被。
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
甚西风宛胜,东兰暮雨,空点缀,真妃泪。
谁遣司故来相慰。
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绣帘风细。
约洗妆快泻,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天涯寒食,问东风、底事留连行客。
千树芳菲春不管,吹尽枝头红雪。
湖水春波,佳人锦瑟,肠断非离索。
西来一剑,不堪尘满霜锷。
凭仗谁话春愁,一尊浊酒,醉了还重酌。
尽日西归归未得,怨煞山中猿鹤。
六印双旌,两都无分,此去从吾乐。
太行佳处,布衣高卧云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