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形忘入眇微,泊然无事亦无思。
个中若得真消息,先报维摩长者知。
兀坐形忘入眇微,泊然无事亦无思。
个中若得真消息,先报维摩长者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静坐的情景,心境超脱,忘却自我,达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兀坐形忘入眇微",诗人坐在那里,身形仿佛融入了深远幽微的世界之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泊然无事亦无思",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没有杂念,没有欲望,只有纯粹的宁静。"个中若得真消息,先报维摩长者知",暗示诗人在这份宁静中可能有所领悟,这份领悟或许与佛教中的智慧有关,他愿意将这份发现分享给维摩诘长者,一个在佛教中著名的智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静坐时的心境,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与智者分享知识的愿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探索的深刻思考。
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
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
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
先凭报亲友,后月到长安。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
立处闻天语,朝回惹御香。
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
惜别津亭暮,挥戈忆鲁阳。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蘺。
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太守拥朱轮,东郊物候新。
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
谷口云迎马,溪边水照人。
郡中叨佐理,何幸接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