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涟细娟娟,月彩光瀰瀰。
庭空韵琴筑,故入幽人耳。
皓白有真色,澹泊非世味。
谁能听蛙淫,唤汝作鼓吹。
风涟细娟娟,月彩光瀰瀰。
庭空韵琴筑,故入幽人耳。
皓白有真色,澹泊非世味。
谁能听蛙淫,唤汝作鼓吹。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风涟细娟娟,月彩光瀰瀰”以“娟娟”形容风涟之细美,以“瀰瀰”描绘月光的柔和与扩散,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雅的氛围。接着,“庭空韵琴筑,故入幽人耳”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深远的意境,庭院的寂静中仿佛传来琴声,这琴声似乎特意为隐居者而响起,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静谧与脱俗之感。
“皓白有真色,澹泊非世味”两句,诗人借“皓白”与“真色”表达了对纯净、高洁品质的追求,而“非世味”则暗示这种追求并非世俗所好,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最后,“谁能听蛙淫,唤汝作鼓吹”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喧嚣与浮躁的反感,希望人们能倾听内心的声音,如同欣赏自然界的和谐之音,而非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