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竹作禅宇,小于江上舟。
树声疑叠浪,月影似中流。
兴寄江湖远,身同世界浮。
怀师燕坐处,吾道在沧洲。
缚竹作禅宇,小于江上舟。
树声疑叠浪,月影似中流。
兴寄江湖远,身同世界浮。
怀师燕坐处,吾道在沧洲。
这首元代张翥的《篷轩为吴僧元谊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人将竹子编织成禅房,小如江上的舟船,展现了僧侣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亲近。"树声疑叠浪"运用了比喻,将风吹过树梢的声音比作江面的层层波浪,增添了动态感;"月影似中流"则以月光倒映在水面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禅意。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由自在江湖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无争的超脱心境。最后,他怀念起师父在静谧之地的修行,表明自己的人生追求也在那远离尘嚣的沧洲之地,体现了对禅宗精神的坚守。整首诗意境悠远,富有禅意。
眠柳梳烟,荒池洗月,翠帘不卷春愁。
暗尘珠络,芳艳未全休。
飞燕新词漫拟,簪花格、墨妙谁偷。
凭栏处,靴金帕玉,肠断旧风流。凝眸。
佳丽地,脂函镜匣,乡冷温柔。
但捺钵当时,谏草还留。
可惜琵琶调苦,回心院、枉费绸缪。
焚椒恨,天书练影,三十六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