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曾识凤凰毛,回首风烟梦寐劳。
书到关河双玉案,赋成湖海一绨袍。
握中明月谁相贵,曲里青山且自高。
闻道汉廷推仲蔚,莫令秋思满蓬蒿。
十年曾识凤凰毛,回首风烟梦寐劳。
书到关河双玉案,赋成湖海一绨袍。
握中明月谁相贵,曲里青山且自高。
闻道汉廷推仲蔚,莫令秋思满蓬蒿。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答张仲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十年曾识凤凰毛”暗示了与张仲举相识已久,且对方才华出众。接着,“回首风烟梦寐劳”描绘了时光流转,回忆往事如梦似幻,劳心不已。
“书到关河双玉案”写两人虽分隔异地,但仍通过书信交流,共享知识与情感,玉案象征着他们的学术追求。而“赋成湖海一绨袍”则以“绨袍”寓指深厚的友谊,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情谊如同湖海般深广。
“握中明月谁相贵,曲里青山且自高”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诗人对友情的坚守和自我价值的认同,即使在孤独中,也保持高洁的情操。最后两句“闻道汉廷推仲蔚,莫令秋思满蓬蒿”借用典故,希望张仲举能像西汉时期被推荐的仲蔚一样得到赏识,同时提醒他不要让思乡之情过于浓郁,如同秋天的草木凋零。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未来的期许。
晓从招提游,同袍胜云集。
中有缁衣流,恐是遁远匹。
儒释偶相忘,宾主情更密,饭我蒲香馔,坐我沉檀室。
相携历观览,继目了无极。
载登大雄殿,俯瞰众僧窟。
光辉互吞吐,金碧委狼藉。
一区足众巧,富丽难具述。
抚此百感生,徘徊以终日。
记船移六柱,水点三篙,问讯鸥波。
偷放寻春假,泥珊裙醉艳,宝扇微歌。
楚弦惯咽凄语,离绪织愁梭。
怅画里青山,虚名白鹊,未解填河。蹉跎。
少年事,怕晨奁夕镜,瘦减双蛾。
我亦伤迟暮,算黄金铸恨,两处谁多。
彩云散作零梦,如剪断秋罗。
便有约重来,桃花易落人奈何。
甚花朝、等闲过了,天涯凄断芳讯。
琵琶不作无情响,弹醒绮罗幽恨。眠未稳。
算春在江南,但有思量分。愁脂怨粉。
便残月闻歌,寒灯说艳,长夜怎消尽。
西泠路,冷落秋娘翠鬓。同心空铸私印。
蝶裙如梦经年别,赚得销魂诗本。人瘦损。
想镜里朱颜,只许鹦哥认。离怀暗引。
问桃叶因缘,杨花知遇,痴约几时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