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玩月小蓬莱,云掩清光不放来。
颇觉襟怀增梗槩,欲凭栏槛扫氛埃。
清宵忍放嘉宾散,明日还惊俗务催。
底用区区校时节,良天佳月即倾杯。
中秋玩月小蓬莱,云掩清光不放来。
颇觉襟怀增梗槩,欲凭栏槛扫氛埃。
清宵忍放嘉宾散,明日还惊俗务催。
底用区区校时节,良天佳月即倾杯。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中秋赏月的独特感受与心境变化。首句“中秋玩月小蓬莱”,将中秋之夜的赏月活动比作登临仙境的小蓬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然而,“云掩清光不放来”一句,却描绘了月亮被云层遮挡的情景,使得原本期待的美景未能如愿展现,诗人的兴致因此减退。
接着,“颇觉襟怀增梗槩,欲凭栏槛扫氛埃”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时,内心产生了复杂的情绪。他似乎想要通过倚靠栏杆清除周围的尘埃,象征着试图摆脱内心的烦恼和不快,寻求心灵的净化。
“清宵忍放嘉宾散,明日还惊俗务催”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享受短暂的宁静与美好之后,不得不面对日常生活的压力和忙碌。他不忍心让聚会结束,却又担心第二天世俗事务的紧迫,这种矛盾的心情体现了他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底用区区校时节,良天佳月即倾杯”两句,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活琐事的反思。他认为不应过于拘泥于时间的限制或日常事务的催促,而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尽情享受良辰美景,以酒助兴,释放内心的喜悦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之夜赏月活动的个人体验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其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
我不能学郤氏子,为安道营剡下宅,令汝四明老狂客。
又不能学吴趋儿,为仲若卜吴中室,令我湖山长秋色。
惟有新诗书卷头,送汝扁舟凌七泽。
楚天看尽歌归来,少文故事亦快哉。
壁间指点旧游处,一处同倾一百杯。
君王眷故都,所命必国桢。
八坐饶耆哲,参陪皆俊英。
皎皎素丝风,蔼蔼披赤诚。
不以菅蒯微,欢爱若同生。
宴游恒相籍,有吐靡不倾。
缅怀止足分,休沐荷时清。
桑梓有余映,鹓鸿寻夙盟。
挥手谢群公,努力赞休明。
迹远心不睽,何慕在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