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题风水洞》
《和子瞻题风水洞》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风送江湖满洞天,洞门可听入无缘。

土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

乐奏洞庭真跌宕,歌传帝所亦清便。

何人隐几观遗韵,重使颜成问嗒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fēngshuǐdòng
sòng / zhé

fēngsòngjiāngmǎndòngtiāndòngméntīngrényuán

nángshēngchūsànshí齿chǐáoshìwèiqián

zòudòngtíngzhēndiēdàngchuánsuǒqīng便biàn

rényǐnruìguānyùnzhòng使shǐyánchéngwènrán

注释
风送:风儿吹过。
江湖:江河湖海。
洞天:神仙居住的地方。
洞门:洞口。
无缘:无法听见。
土囊:泥土包裹。
郁怒:愤怒。
声初散:声音开始消散。
石齿:石头的尖锐部分。
聱牙:声音刺耳。
乐奏:演奏音乐。
洞庭:洞庭湖。
跌宕:起伏不定。
歌传:歌声传送。
帝所:皇宫。
清便:清晰流畅。
何人:谁人。
隐几:坐在几案旁。
观:欣赏。
遗韵:遗留的韵律。
颜成:颜回。
问嗒然:感叹人生的无常。
翻译
风儿吹过江河湖海,充满整个洞天世界,但洞门之外的人无法听见。
泥土包裹的愤怒声音起初消散,石头的尖锐声还未完全展现。
音乐在洞庭湖上回荡,旋律跌宕起伏,歌声在皇宫中也清晰流畅。
又有谁坐在那里欣赏这遗世的韵律,再次让颜回感叹人生的无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和子瞻题风水洞》。诗人以风入洞天的景象开篇,描绘了风吹过江湖,充满整个洞穴的壮丽画面,然而普通人的脚步却难以进入,暗示洞中的神秘与非凡。接下来,诗人通过“土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洞内声音的回荡和石质结构的奇特,仿佛音乐在洞中跌宕起伏,歌声清脆悦耳。

诗人进一步将这种音乐和歌声与洞庭湖的自然景观相联系,赞美其音韵跌宕,同时也提及歌声传至帝王居所,显得庄重而流畅。最后,诗人想象有谁能静坐欣赏这遗世独立的韵律,不禁让人联想到颜回般的超然心境,感叹之余,流露出一种寂寥和对高雅艺术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水洞的奇特景象和其中的音乐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敬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立春内中帖子词·其四

瑞气笼春宫殿高,天官仙乐奏云璈。

欲知圣寿无疆处,王母千回献碧桃。

(0)

谢萧元隆贤良惠小团

紫鸾琢璧轻云转,几年隔阔今重见。

睡魔胆落不待降,气压月团三百片。

饮罢清风生两腋,三山去人疑咫尺。

便欲携公封事叩玉扃,为问苍生几时得苏息。

(0)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其八

谁云艰难际,儒冠愧兜鍪。

胜算运帷幄,杀气凛先秋。

偏师扫狂寇,千里行不留。

捷书送喜频,行闻甲兵休。

(0)

醉经堂为段成之作

醉者全于酒,忧患虽暂捐。

岂若醉经人,因以全于天。

六经蕴妙理,深醇道之源。

是中傥知趣,真成中圣贤。

贤哉段夫子,奥学窥古先。

虚堂得真适,心神自陶然。

不同嗜糟粕,释凿烦轮扁。

(0)

题李知监野思亭

秋风挟残暑,秋日垂清光。

行行向城西,夹路红蕖香。

松冈西北转,中间水云乡。

小亭信佳哉,丛篁供晚凉。

月溪响环佩,古来隐城隍。

斜影分径柳,依依已成行。

萧然清思动,阔远无边傍。

公云方经始,从今辟幽荒。

岂惜草木富,檐宇日舒长。

此兴不退转,来效未易量。

更欲坚公意,留诗冀勿忘。

(0)

桃源洞·其三

青山簇簇水湾湾,洞户应将玉锁关。

饮罢出来红日晚,一声鸡犬悟人间。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