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
《雪》全文
宋 / 王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未送馀寒归嶰谷,先传春信到花丛。

侵凌竹色回新绿,点注梅梢破小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之际,雪逐渐消融,为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未送馀寒归嶰谷”,描绘了冬日的余寒尚未完全离去,仿佛还在与春天争夺季节的主权,暗示着冬末的寒冷还未彻底消散。这里的“嶰谷”可能象征着深冬之地,或是诗人想象中的寒冷之境,通过这一意象,强化了冬寒未尽的氛围。

次句“先传春信到花丛”,则是一个转折,强调了春天的信息已经悄然传递到花的世界。这不仅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也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复苏的喜悦和希望。花丛作为春天的象征,其提前感受到春的气息,预示着万物将要苏醒,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

接下来,“侵凌竹色回新绿”,描述了竹林在春风吹拂下,竹叶重新焕发出生机,呈现出一片新绿。竹子在冬季虽然可能显得有些萧瑟,但在春天的温暖阳光下,它们迅速恢复了生命的活力,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隐含了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最后一句“点注梅梢破小红”,则聚焦于梅花,它在春寒料峭之时,率先绽放出点点红艳,如同春的使者。梅花以其坚韧不屈的精神,不畏严寒,勇敢地迎接春天的到来,成为春天到来的最早预告者。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诗歌以深刻的寓意,象征着在逆境中坚持与希望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末春初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美妙与生命的顽强。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观与情感表达相得益彰,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王震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听琴为华守诚题

峄阳梧桐稀世材,高冈昔日曾培栽。

生成合抱矗霄汉,凤凰两两长飞来。

何人借到吴罡斧,一挥斫下老蛟股。

半空影落神鬼惊,霹雳声摧藓苔古。

苍皮剥落脂流香,肤缕莹洁同雪霜。

工师遂尔按绳墨,斲削上圆并下方。

斯琴制□诚难得,自古到今岁千百。

龙池□腹倍清润,玉轸金徽更光泽。

锡山华君能赏音,收买不惜囊中金。

风清月明自弹弄,雅调洗涤尘凡心。

一声两声儿女语,落絮浮云行复止。

三声四声愈可听,碧涧琅琅泻流水。

五声六声声渐高,梅花三弄鹤九皋。

金壶断续滴更漏,玉佩丁东趍早朝。

曲终香冷天将曙,乌鸟惊飞起庭树。

缄封华卷到东溪,徵我长吟听琴句。

伯牙绝艺称当时,善听亦有钟子期。

□师精妙犹入悟,昌黎韩子酬声诗。

多君独步超前后,藉甚佳名播人口。

漫挥綵笔赋歌章,老去无才搔白首。

(0)

鱼蟹图

渺渺清溪急去流,败荷残苇连汀洲。

西风几夜起蘋末,分明画出江南秋。

吴天况复清露落,万物有成人意乐。

一群游出见鲜鳞,八足行来跨郭索。

鱼尾自珍鱼尾红,诗人吟咏何其工。

左手持□右持酒,世间乐土谁能同。

病眼观图三叹息,经营意象今犹昔。

江□海错可相侔,老饕赋载东坡笔。

(0)

为李进士题竹

湘江梦断路漫漫,露叶烟梢画里看。

忆昔短蓬孤泊夜,鹧鸪啼彻雨声寒。

(0)

中秋病中口号二绝遣兴·其二

玉斧仙家巧斲磨,六丁推出涌金波。

乾坤万里俱涵壁,岁岁无如此夜何。

(0)

题寒山拾得为道士潘为善作·其一

赤脚蓬头百结衣,嗤嗤应笑世人非。

国清老衲相知后,更有何人解尔机。

(0)

画竹二幅为强德中赋·其一

此君标格本清真,惯历风霜不受尘。

愧我平生心性廦,爱渠真节日相亲。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