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奴前负一胡床,门巷楸梧已渐黄。
不历尘埃三伏热,孰知风露九秋凉。
萧萧浦溆渔歌晚,漠漠陂塘稻穗香。
勿恨行云吞素月,梦回正爱雨淋浪。
奚奴前负一胡床,门巷楸梧已渐黄。
不历尘埃三伏热,孰知风露九秋凉。
萧萧浦溆渔歌晚,漠漠陂塘稻穗香。
勿恨行云吞素月,梦回正爱雨淋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门晚眺时的景象。首句“奚奴前负一胡床”,写的是仆人扛着胡床,可能是准备休息或观赏景色,体现了主人的闲适生活。接着,“门巷楸梧已渐黄”描绘了秋天的到来,门前的楸梧树叶转黄,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气氛。
“不历尘埃三伏热,孰知风露九秋凉”两句,通过对比夏天的酷热与秋天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体验,也暗含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接下来,“萧萧浦溆渔歌晚,漠漠陂塘稻穗香”描绘了傍晚时分,渔歌悠扬于水边,稻田里稻谷的香气四溢,展现出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卷。
最后,“勿恨行云吞素月,梦回正爱雨淋浪”以行云遮月和雨声入梦作结,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梦境中自由自在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陆游深沉的生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