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底波棱如铁甲;树头初日挂铜钲。
- 鉴赏
这组诗句出自清代诗人岑雨岩的《集苏轼诗联》,通过描绘雪地与初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雪底波棱如铁甲”,这句话以“雪底”为背景,将雪地比作覆盖着一层层坚硬的“铁甲”。这里的“波棱”可能是指雪地上的波纹或冰面的棱角,形象地描绘了雪地表面的质感和形态,给人一种寒冷而坚毅的感觉。同时,“铁甲”的比喻也暗示了雪地的广阔与深沉,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片坚固壁垒。
紧接着,“树头初日挂铜钲”,这一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树木与初升的太阳。在雪后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光芒照耀在树梢上,仿佛是挂在树头的铜钲。这里运用了“挂”字,生动地表现了阳光与树木的关系,同时也赋予了初升太阳一种动态感,仿佛它正缓缓地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整个世界。铜钲的比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还暗示了阳光的温暖与明亮,与前一句的寒冷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
整体来看,这两句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冬日清晨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自然界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映衬与和谐共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中花 送赵子坚再赴辽阳幕
化鹤城高,山蟠辽海,参天古木苍烟。
有贤王豪爽,不减梁园。
高会端思白雪,清澜远泛红莲。
况男儿方壮,好为知音,重鼓冰弦。
香凝翠幕,月压溪楼,暮寒有酒如川。
人半醉、竹西歌吹,催度新篇。
顾我心情老矣,爱君风谊依然。
倦游归去,羽衣相过,会约明年
江神子慢 赋瑞香
紫云点枫叶。
岩树小、婆娑岁寒节。
占高洁。
纤苞暖、酿出梅魂兰魄。
照浓碧。
茗碗添春花气重,芸窗晚、蒙蒙浮霁月。
小眠鼻观先通,庐山梦旧清绝。
萧闲平生淡泊。
独芳温一念、犹未衰歇。
总陈迹。
而今老、但觅茶酒禅榻。
寄闲寂。
风外天花无梦也,鸳鸯债、从渠千万劫。
夜寒回施,幽香与春愁客。
梅花引 以上二首见阳春白雪三案词学丛书本
清阴陌。
狂踪迹。
朱门团扇香迎客。
牡丹风。
数苞红。
水香扑蕊,新妆为谁容。
蜡灯春酒风光夕。
锦浪龙须花六尺。
月波寒。
玉琅?
。
无情又是,华星送宝鞍。
有蔡松年念奴娇棋声特地一首。
据珊瑚网法书题跋卷十,引郭天锡手录诗文杂记作周文谟词,因不补录。
念奴娇 别仲亨
大江澄练,对一尊离合,春风江北。
燕代三年谈笑间,初识芝兰白璧。
桂窟高寒,铁衣英壮,早得文章力。
峥嵘富贵,异时方见相逼。
明日相背关河,魏家宫阙,西望千山赤。
我亦疏慵归计久,欲乞幽闾松雪。
千里相思,欣然命驾,醉倒张圆月。
酒乡堪老,紫云莫笑狂客。
水调歌头 送陈咏之归镇阳
东垣步秋水,几曲冷玻璃。
沙鸥一点晴雪,知我老无机。
共约经营五亩,卧看西山烟雨,窗户舞涟漪。
雅志易华发,岁晚羡君归。
月边梅,湖底石,入新诗。
飘然东晋奇韵,此道赏音稀。
我有一峰明秀,尚恋三升春酒,辜负绿蓑衣。
为写倦游兴,说与水云知。
满江红 和高子文春津道中
梁苑当时,春如水、花明酒冽。
寒食夜、翠屏入照,海棠红雪。
底事年来常马上,不堪齿发行衰缺。
解见人、幽独转寒江,樽前月。
平生友,中年别。
恨无际,那容发。
萧闲便归去,此图清绝。
花径酒垆身自在,都凭细解丁香结。
尽世间、臧否事如云,何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