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虏忽猖狂,无何敢乱常。
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
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
蒙轮皆突骑,按剑尽鹰扬。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
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
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杂虏忽猖狂,无何敢乱常。
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
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
蒙轮皆突骑,按剑尽鹰扬。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
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
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此诗描绘了一场边塞之战的壮观景象,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后的赞美。开篇“杂虏忽猖狂,无何敢乱常”两句,以强烈的笔触描写敌军的凶猛,但也点出了他们的蛮横无理。
紧接着,“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两句,展示了边塞传递信息的紧急与战事的连绵不绝,通过“羽书”和“炭火”两个物象,营造出一种紧迫的氛围。
战争场面的描写在“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蒙轮皆突骑,按剑尽鹰扬”中达到了高潮,将士们的英勇与敌人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战场上的激烈搏斗。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两句,以壮丽的语言描绘出战争的宏大场面,通过“鼓角”和“龙蛇”的形象,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震撼力。
而“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则用鲜明的笔触展示了战后的惨状与胜利所带来的荣耀,同时也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代价。
最后,“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几句,则是对战争胜利后平定边疆的描写,以及对先贤之德的赞颂与自谦。这部分语言既有景象上的宁静美好,也有深厚的情感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战争场面的壮观,更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出古代将士们在保家卫国中的英勇与牺牲,以及胜利后对先贤之德的敬仰。
佛宫金碧开朝霞,游人杂遝来正哗。
危弦促管竞繁咽,罗袖对舞春风斜。
子时投閒一往步,正见绿树团丹花。
举头惊看不忍去,却视姝子犹泥沙。
稍开欲谢各自好,似为悦己为容华。
归来想像入秀句,刻缀玉佩锵珩牙。
尚嫌独赏不尽意,邀我共赋雄其誇。
欲将奇警谢妍丽,力竭未有锱铢加。
急须取酒趁残艳,犹胜落尽乾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