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梦与谁同,寒到五更尤力。
云外斑鳞颓爪,壮辰年风色。
东风底事隔江南,镫前早开得。
三径不归菊后,又一春消息。
鹤梦与谁同,寒到五更尤力。
云外斑鳞颓爪,壮辰年风色。
东风底事隔江南,镫前早开得。
三径不归菊后,又一春消息。
这首诗名为《好事近·戊辰元日,题松梅画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姚华所作。诗人以元日(春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松梅画面,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
"鹤梦与谁同,寒到五更尤力",诗人借鹤的形象,表达孤独无伴的寂寥,以及面对严寒时坚韧不屈的精神。"云外斑鳞颓爪,壮辰年风色",斑驳的鹤羽和老去的爪子象征岁月的痕迹,而"壮辰年风色"则暗示时光流转,即使在新年之际,也难掩岁月的沧桑。
"东风底事隔江南,镫前早开得",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但诗人却感到它被阻隔在江南之外,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期盼。"镫前早开得"可能暗指希望早日与亲人团聚。
最后两句"三径不归菊后,又一春消息","三径"典出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时光荏苒,新的一年又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未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描绘松梅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