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四》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四》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淹留京国值残年,回首西江隔楚天。

金马玉堂容我老,清泉白石为君怜。

已闻卜宅依云际,尚忆携书到日边。

尽道别来多赋咏,锦囊珠玉动成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以及在京城度过的时光。

首联“淹留京国值残年,回首西江隔楚天。”描绘了诗人滞留在京城的时光,正值年末,回望故乡,却只能隔着遥远的山水相望。这里运用了空间的距离感,强化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金马玉堂容我老,清泉白石为君怜。”诗人想象自己在京城的生活中,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向往的是自然的宁静与纯净。金马玉堂象征着官场的荣华,而清泉白石则代表了诗人内心的追求——远离尘嚣,亲近自然。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颈联“已闻卜宅依云际,尚忆携书到日边。”描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听说已经有人在云雾缭绕之处选定了居所,他仍然记得曾经带着书籍,走到太阳照耀的地方。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知识和学习的热爱。

尾联“尽道别来多赋咏,锦囊珠玉动成篇。”最后,诗人感慨地说,自从分别以来,自己写下了许多诗歌,这些作品如同珍贵的锦囊和珠玉,每一篇都凝聚了情感和思考。这不仅是对自己创作成果的自豪,也是对兄弟们思念之情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京城生活、自然美景、未来憧憬以及文学创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生活追求。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江上十首·其六

江上四月雨绵绵,连日北风何太颠。

且买活鱼炊晚饭,皖城对岸泊归船。

(0)

江上十首·其一

庐山万八千丈高,江水日夜送波涛。

看山饮水自成趣,何用长竿钓巨鳌。

(0)

宿井山废寺四首·其三

涧水泠泠响石溪,旧时亭馆半高低。

杜鹃尽有伤春泪,啼到山深不忍啼。

(0)

太华奇迹三首·其一

仙人白玉掌,半出五云间。

好去寻芝草,移栽王屋山。

(0)

召赴京师别豫章·其一

天子图全念用兵,国公承命任专征。

不烦麾下驱驰日,已定山东七十城。

自古庙堂求胜算,只今河洛遂欢迎。

小臣愧乏旬宣力,愿竭愚衷答圣明。

(0)

奉旨咏五明马

九尺风神异,五花春色明。

璠玙装络脑,珠贝结繁缨。

雾滃来天沼,星驰过石城。

千金逢伯乐,一顾未为轻。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