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氏妇》
《余氏妇》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乐府曲辞

烈烈建州妇,奇节天下惊。

乍可充庖死,难为荐枕生。

将军按剑光如水,欲杀蛾眉翻自耻。

几回齽齘无奈何,却付藁砧归故里。

道傍愧杀无限人,辱身未得全其身。

(0)
鉴赏

这首诗《余氏妇》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余氏妇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面对不公与困境时的坚韧与尊严。

“烈烈建州妇,奇节天下惊。”开篇即以“烈烈”形容余氏妇的非凡气概,她的节操之奇,让天下的人都为之震惊。这句诗不仅赞美了余氏妇的勇气和节操,也暗示了她所面临的挑战之严峻。

“乍可充庖死,难为荐枕生。”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余氏妇的抉择。她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屈从于非礼的要求,展现出对尊严和生命的珍视。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对当时社会道德底线的强烈抗议。

“将军按剑光如水,欲杀蛾眉翻自耻。”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将军比作手持利剑的人,而“蛾眉”则暗指女性。这句话表达了余氏妇面对强权时的无奈与反抗,即使将军的剑光如水般冷静,余氏妇也难以忍受被侮辱的命运,这体现了她的自尊与抗争精神。

“几回齽齘无奈何,却付藁砧归故里。”余氏妇在经历了多次的痛苦与挣扎后,最终选择了回归故乡,将一切苦难交付给命运。这既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也是对个人尊严的坚守。

“道傍愧杀无限人,辱身未得全其身。”最后一句诗总结了余氏妇的故事,她在道旁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愧疚,因为她未能完全保全自己的尊严与生命。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余氏妇遭遇的同情,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普遍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余氏妇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她们在逆境中展现的坚韧与尊严。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破窑图

日暮归来雪已深,破窑无奈夜沉沉。

谁知拨尽寒炉火,鍊出经纶一片心。

(0)

剡西八景为开明空相寺僧华月江赋·其四竹窗挹秀

三面连高竹,苍凉画亦迷。

道人参玉版,窗下说曹溪。

(0)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其一潇湘夜曲

巴山一夜雨,剪烛话西窗。

何似潇湘浦,孤篷宿大江。

(0)

戏问龙笔架

古貌人传汉祖颜,全无变化似庸孱。

何如千载风云志,俛首低回笔砚间。

(0)

墨菊寄方山程德明

方山处士别我久,每挹高风晚节香。

赖此鹅溪三尺雪,寄君日日作重阳。

(0)

题画·其四

老松屈盘倚亭树,灵物那无鬼神护。

只愁一夜风雨来,化作神龙擘崖去。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