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峨眉十一首·其七》
《游峨眉十一首·其七》全文
宋 / 冯时行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

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

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

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

(0)
注释
岂但:不仅。
山储秀:山川的秀美。
华夷:华夏与异域。
参井:星宿,如参宿和井宿。
幽讨:深入探讨。
神光:神秘的光芒。
聊使:姑且让。
俗迷:世俗的沉迷。
翻译
岂止是山川储存了秀美,岁月也让树木显得神奇。
无论是华夏还是异域,都静静地欣赏这美景,星辰映照在危险的路径上。
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真是独特非凡,神妙的光芒却显得幽深难测。
我们应该珍视并留存这份宁静,暂且让世俗之人有所醒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作品,名为《游峨眉十一首(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诗,通过对峨眉山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超凡脱俗的情感。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这两句诗强调的是不仅山峰自身蕴藏着美丽,而且随着岁月的积累,连树木也显得格外灵动。这里的“储”字用得十分精妙,既指山中蕴含的美景,也暗示了时间对事物的沉淀和提炼。

“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境界。“华夷”指的是华美与异质,“供静瞩”表明诗人对于这些非凡之物既有敬畏之心,又能在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而“参井入危经”则形象地描绘了探索自然奥秘,甚至不惧风险的精神状态。

“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高深莫测之境的追求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感悟。“幽讨”意味着深入探究,“真殊绝”则是指那种难以言传、超越常人的真理。而“神光却渺冥”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芒,照亮了诗人内心的世界。

“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持有超然态度的生活哲学。诗人认为在这个时候,更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而是通过自己的修养,让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们也能获得觉醒。

整首诗通过对峨眉山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追求精神超脱和内心宁静的心境。

作者介绍

冯时行
朝代: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猜你喜欢

和柴大监留郎中游郁孤及喜雨之什

冰壶壶清对玉衡秋,台府同时尽胜流。
南国恩波如海阔,西江和气接天浮。
山川真借两贤重,翰墨仍为八境留。
是说九重思魏笏,书帷更欲学君畴。

(0)

代饯转运判官赵帑辖

今代汉宗英,如公不数人。
清标高岳柱。
和气蔼湘春。
宣室思才子,甘泉欠侍臣。
平生刘子政,晚节更精神。

(0)

和邓帅参追和东坡雪韵

破寒有喜报晨鸦,忽送诗筒雪赋车。
占岁便同天雨粟,宽忧解遣笔生花。
琼枝夸丽羞陈苑,玉树争妍比谢家。
腊白呈春已动,扶又霁影晓相叉。

(0)

韶石使君年丈扁舟我於松桂林敬哦小诗留为一

十五年前会五羊,都门再别九年强。
君荣韵石州麾出,我窘文江县债偿。
人世能消几离别,征涂何用许奔忙。
梅前菊后风光好,且为侬留共一觞。

(0)

题陈氏镜湖

贺监归欤百不求,问天只觅鉴湖秋。
夫君胜有闲田地,鉴破天悭得自由。

(0)

挽德庆涂守二首

乡粉生也晚,岭外偶同寅。
齿我子侄行,情如兄弟亲。
不嫌同幕辩,要作一州春。
满涧题字见,回头更怆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