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桧龙蟠竹数竿,墨云长护翠琅玕。
斑痕纵有苍梧泪,不及潇湘五月寒。
古桧龙蟠竹数竿,墨云长护翠琅玕。
斑痕纵有苍梧泪,不及潇湘五月寒。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艺术创作融合的佳作。诗人以“古桧龙蟠竹数竿”开篇,生动地勾勒出一株古老桧树盘旋而立,周围竹林环绕的画面,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机。接着,“墨云长护翠琅玕”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浓厚的云雾比作守护翠竹的使者,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斑痕纵有苍梧泪,不及潇湘五月寒。”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借“苍梧泪”和“潇湘五月寒”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苍梧泪象征着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寄托,而潇湘五月寒则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真实描绘。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自然之美不仅在于其表面的壮观,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沉情感和内在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关系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我今去汝远,微宦极南荒。
少小读书时,立身必名扬。
中岁涉忧患,始知少年狂。
结托渔樵徒,放歌水云乡。
竟烦天子召,玉阶觐清光。
持节越江湖,轻舟溯衡湘。
桂岭虽炎蒸,清严惟宪纲。
职当厉鹰鹯,下搏豺与狼。
常恐孱懦姿,未能效风霜。
岂复念家事,于汝宁暂忘。
愿汝学古人,黾勉耕与桑。
田庐倘有托,垂老慰所望。
乱世少安居,志士多慨慷。
馈饷军垒中,跋涉山路长。
昔别庭树秋,时节忽飘扬。
俯视东逝波,仰惭明月光。
鹡鸰鸣在原,蟋蟀悲中堂。
求道苦不早,鬓发各已苍。
关塞日澒洞,烽燧寒苍茫。
久客南浦深,絺衣北风凉。
岁晚粳稻收,斗酒足徜徉。
归来且慰意,高歌俟时康。
道人下笔天机熟,宋末元初写梅竹。
琅玕个个起中林,琼树娟娟在空谷。
三花五蕊天然好,直节心虚肯相保。
花光老可费经营,和靖子猷惊绝倒。
兵戈流落存者稀,展玩茆屋生光辉。
罗浮月色忽在手,渭川白云随我飞。
此翁亦是英雄辈,事异时非聊自晦。
百年翰墨可流传,开图静与仪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