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兰棹泛沧波,溪上怀人屡见过。
两世通家联父子,百年交谊托丝萝。
登楼莫问悲秋赋,秉烛何妨达曙歌。
麈尾尊前君自见,玄谈谁较阿戎多。
乘风兰棹泛沧波,溪上怀人屡见过。
两世通家联父子,百年交谊托丝萝。
登楼莫问悲秋赋,秉烛何妨达曙歌。
麈尾尊前君自见,玄谈谁较阿戎多。
此诗《冯稚谟携其长公缉倩过访村居夜饮于贻安堂有赠》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诗中描绘了冯稚谟与友人冯长公在乡村居所夜饮的情景,洋溢着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乘风兰棹泛沧波”,以“乘风”、“兰棹”、“泛沧波”三词,生动地描绘出冯稚谟乘船于江河之上,迎风而行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下来“溪上怀人屡见过”,则点明冯稚谟在溪边怀念友人,并多次拜访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两世通家联父子,百年交谊托丝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友情的主题,通过“两世通家”、“联父子”、“百年交谊”、“托丝萝”等词语,表达了深厚且跨越世代的友谊,如同藤蔓缠绕般紧密相连。
“登楼莫问悲秋赋,秉烛何妨达曙歌。”这两句诗意深邃,劝诫友人在登高望远时不必沉溺于悲秋的情绪,而是应把握当下,尽情欢歌至天明,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最后,“麈尾尊前君自见,玄谈谁较阿戎多。”以麈尾(古代的一种手杖)为喻,暗示交谈中的智慧与风度,邀请友人共赏玄妙的谈论,暗含对对方才学的赞赏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淫云漠漠山有无,登城四望遥踟蹰。
颓垣败瓦不可踏,劫灰昏黑堆城隅。
剜苔剔苏觅碑读,字缺半亦形模糊。
公无遗像有精气,恍惚左右神风趋。
忆公秉政宣仁日,自许稷契君唐虞。
英名卓卓惊殿虎,辣手赫赫锄城狐。
同文狱起事一变,先生遂尔南驰驱。
洞庭寒夜走蛟蜃,潇湘清画啼猩鼯。
臣心万折必东去,一生九死长征途。
岂知章蔡恨未雪,谓臣虽死犹馀辜。
如飞判使暗挟刃,来取逐客寒头颅。
梅州太守亦义士,告语先生声呜呜。
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
有朋諈诿细料理,对客酣饮仍歌呼。
呜呼先生真铁汉,品题不愧眉山苏。
一楼高插北城角,中有七尺先生躯。
铁石心肠永不变,腾腾剑气光湛卢。
荔丹蕉黄并罗列,无有远迩群南膜。
军书忽报寇氛炽,官民空巷争逃逋。
先生独坐北楼北,双眼炯炯张虬须。
跳梁小鼠敢肆恶,公然裂毁无完肤。
迩来彫瘵渐苏息,无人收拾前规模。
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
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
我来凭吊空恻怆,呀呀屋上啼寒乌。
《铁汉楼歌》【清·黄遵宪】淫云漠漠山有无,登城四望遥踟蹰。颓垣败瓦不可踏,劫灰昏黑堆城隅。剜苔剔苏觅碑读,字缺半亦形模糊。公无遗像有精气,恍惚左右神风趋。忆公秉政宣仁日,自许稷契君唐虞。英名卓卓惊殿虎,辣手赫赫锄城狐。同文狱起事一变,先生遂尔南驰驱。洞庭寒夜走蛟蜃,潇湘清画啼猩鼯。臣心万折必东去,一生九死长征途。岂知章蔡恨未雪,谓臣虽死犹馀辜。如飞判使暗挟刃,来取逐客寒头颅。梅州太守亦义士,告语先生声呜呜。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有朋諈诿细料理,对客酣饮仍歌呼。呜呼先生真铁汉,品题不愧眉山苏。一楼高插北城角,中有七尺先生躯。铁石心肠永不变,腾腾剑气光湛卢。荔丹蕉黄并罗列,无有远迩群南膜。军书忽报寇氛炽,官民空巷争逃逋。先生独坐北楼北,双眼炯炯张虬须。跳梁小鼠敢肆恶,公然裂毁无完肤。迩来彫瘵渐苏息,无人收拾前规模。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我来凭吊空恻怆,呀呀屋上啼寒乌。
https://shici.929r.com/shici/p72R4J5d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