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侍郎移竹》
《和李侍郎移竹》全文
宋 / 郑将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仲夏竹迷日,长竿带笋移。

地生宜雨润,根浅畏风吹。

斸破沿阶藓,添成宿凤枝。

子猷清洒意,应与渭川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lángzhú
sòng / zhèngjiāng

zhòngxiàzhúcháng竿gāndàisǔn

shēngrùngēnqiǎnwèifēngchuī

zhúshàngwèijiēxiǎntiānchéng宿fèngzhī

yóuqīngyìngwèichuān

翻译
盛夏竹林遮挡阳光,长竹竿上带着新竹移植。
竹子生长适宜雨水滋润,根系浅薄怕风摇晃。
挖开泥土,竹根沿着台阶蔓延,仿佛增添了凤凰栖息的枝头。
子猷的高洁情怀,想必与渭川的清幽意境相契合。
注释
仲夏:夏季的中间月份,通常指六月。
竹迷日:竹林茂密,遮挡了阳光。
地生:原生在土地上的。
宜雨润:适合雨水的滋养。
根浅:竹子的根部不深。
畏风吹:害怕风吹导致摇晃。
斸破:挖掘。
沿阶藓:沿着台阶生长的苔藓。
宿凤枝:像凤凰栖息的树枝。
子猷:晋代名士王徽之的字。
清洒意:高洁脱俗的心境。
渭川:古代中国渭水流域,象征着隐逸之地。
鉴赏

这首宋诗《和李侍郎移竹》描绘了夏日竹林的生动景象,以及诗人对竹子生长特性的观察和感悟。首句“仲夏竹迷日”以“迷日”形容竹林繁茂,遮天蔽日,夏日阳光被竹叶巧妙地过滤,营造出清凉之意。次句“长竿带笋移”则展现了移竹时的情景,竹竿上还带着新竹,富有生机。

“地生宜雨润,根浅畏风吹”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竹子的特性,竹子生长需要充足的雨水滋润,但根系浅薄,容易受风影响,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不易和坚韧。接下来,“斸破沿阶藓,添成宿凤枝”描述了移竹过程中清除苔藓,精心布置的过程,暗示着诗人对友人李侍郎的敬重和对艺术的讲究。

最后两句“子猷清洒意,应与渭川期”,借用晋代王徽之(字子猷)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李侍郎高尚品格的赞美,认为他如同王徽之那样具有超凡脱俗的雅致,期待他的竹艺能如渭川之水般流淌出清雅之气,寓意深远,寄予厚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既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也赞扬了主人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郑将
朝代:宋

郑将,字天任,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中国子监元。事见《闵诗录》丙集卷八。
猜你喜欢

侯令博罗获上信下两年如一日矣公门桃李药笼参苓四境无弃物者独知之契物外之交惟萱一人实徼福焉一旦惠赐表庐曰圣世人龙何物老圃能无愧色而侯过情之誉有加无已复不惜綵毫更题啸傲烟霞一榜永光衡泌且贶以珠玉不一而足谓为老圃真面目以传老圃之神岂抱瓮荷锄者亦有葑菲可采乎九顿拜嘉即悬于百尺楼头喜而欲狂步侯来韵勉短赋谢珠玉在前不辞形秽·其四

依刘一日足千秋,欲向琴堂乞一筹。

非是澹台下山径,年来已逐赤松游。

(0)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其七

老圃终年勤四体,自喜今秋吾事济。

曲糵能了乐难支,瓶中尚有长腰米。

(0)

园居六十章·其十一

燕瘖莺噤蝶倦时,一分春色十分奇。

眼前奇处人常共,说与人人总不知。

(0)

园居六十章·其三

春色无端到薜萝,主人慵病奈春何。

门前无数娟娟竹,喜有王猷日日过。

(0)

辛未岁除冯无文客止园贻诗馈食余分杖头钱馈之用来韵对使赋答·其二

悬毛两目一閒身,性癖耽佳笔研亲。

室罄卖文聊馈岁,探囊分饷苦吟人。

(0)

歌姬玉兰口号见赠亦用其韵即席答之·其一

燕子楼前未闭关,白头常伴白云閒。

若向五湖同一泛,西园亦是鹿门山。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