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不见锦衣白璧谁家郎,春风得意寻春忙。
红云步障三十里,一色繁艳无馀香。
又不见玉川秾李正清绝,夜携仙客通寥阳。
连天剪刻万枝雪,缟裙练帨看明妆。
古来胜赏不易得,况乃花下延舒光。
豪端顿挫役万物,如彼枣叶持针芒。
昔人曲水咏觞处,茂林修竹空宫墙。
骋怀吊古赖何物,曲生风味安可忘。
自怜春色不到眼,归卧北窗书满床。
公不见锦衣白璧谁家郎,春风得意寻春忙。
红云步障三十里,一色繁艳无馀香。
又不见玉川秾李正清绝,夜携仙客通寥阳。
连天剪刻万枝雪,缟裙练帨看明妆。
古来胜赏不易得,况乃花下延舒光。
豪端顿挫役万物,如彼枣叶持针芒。
昔人曲水咏觞处,茂林修竹空宫墙。
骋怀吊古赖何物,曲生风味安可忘。
自怜春色不到眼,归卧北窗书满床。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赏花场景,一种是锦衣白璧的贵族在春风中寻觅春色,另一种是玉川子在夜晚与仙客共赏繁花似雪。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阶层对美的追求和理解。前半部分以“红云步障”、“万枝雪”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花的繁盛与美丽,后半部分则通过“连天剪刻”、“缟裙练帨”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花的纯净与高雅。
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自己对春色的渴望与未能亲见的遗憾,只能在北窗下读书以寄托情怀。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